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第5/10页)
音乐,不是所说的黄钟大吕丝弦演唱舞弄盾钺,这是音乐的细枝末节,所以用儿童去表演;布置筵席,陈设酒樽俎器,排着笾豆食器,拿升台降阶作揖谦让作为礼仪的,这是礼的细枝末节,所以专有部门主管。乐师只会分辨声音唱诗,所以面向北演奏;太祝等祭祀官员只会分辨宗庙祭祀的仪式,所以只能跟在代享尸的后面;熟习殷商礼的司仪只知道分辨下葬的仪式,所以跟在丧主的身后。所以德性有成就坐上面的尊位,技艺有成就坐在下面的卑位;行为有成就的走在先头,办事有成就走在后头。所以古代帝王规定有上下,有先后,然后可以用来制作礼乐统治天下了。
音乐,是圣人用来娱乐的,但是可以用来使百姓的思想善良。音乐感动人到至深的程度,社会风气就会改易,人情世俗就会变化,所以古代帝王明确音乐的教化作用。
人具有血脉精气、思想智慧的本性,而没有喜怒哀乐的常规,人的本性受外物感应而起动,然后心意便有了表现形态。因此,情志细劣、短促衰弱的音乐流行,百姓就悲思忧愁;宽宏缓慢平易、曲调高亢节奏单纯的音乐流行,百姓就康壮和乐;粗犷刚劲、激烈振奋、气势广大的音乐流行,百姓就刚强坚毅;廉直劲正、庄严诚恳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严肃恭敬;博大洪亮充实圆润、顺畅成章动静和协的音乐流行,百姓就仁慈友爱;浮泛邪僻散漫放荡、成似夷狄节奏散乱的音乐流行,百姓就淫邪散乱。
所以古代帝王根据人的情感性格,考察天地度数,制作礼义,融会阴阳的调和,引导五行的转运,使阳气不散失,阴气不封闭,刚气不愤怒,柔气不恐惧,阴阳刚柔四气通畅在心中,发出音响表现在体外,都按着各自位置不互相侵犯,然后根据等级设立乐教,扩大音乐的深度和广度,体会音乐合谐的意境,用来效法德性修养深厚的人。分类比较乐器大小的名称,排比羽声结束、宫声开始的顺序,用五声十二律象征人事行为,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道理都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音乐的观赏,蕴涵很深刻呀”。
土地过度垦植,那么草木就不生长了,湖水过分搅扰,那么鱼鳖就长不大了,天气衰竭,那么生物就不繁育成长,社会动乱,那么礼仪废弃同时音乐荒淫靡滥。所以这种音乐的声音哀伤而不庄严,有欢乐而不安定。傲慢轻佻就会触犯礼节,流连沉湎就会忘了根本。声音缓慢就含容奸伪,声音急促就思念利欲,感染淫荡邪僻的气质,泯灭行善平和的德性,所以有修养有道德的人轻视这种音乐。
凡是奸邪的声音感动人心,就有违逆不顺的气息与它应和,这种违逆不顺的气息人们学习成为习惯,于是淫靡的音乐就流行了。中正平和的声音感动人心,就有顺畅的气息与它应和,顺畅气息的人们学习成为习惯,调和的音乐就流行了。唱和都有感应,偏邪不直,平和中正,各自分别都有感应,天下万物善恶真伪的道理,也是根据类别而互相感动。
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本着性情来调和他的心志,选择正确的种类成就自己好的行为。奸邪的声音,杂乱不正的颜色不在耳朵眼睛里保留,淫靡的音乐,废坏的礼仪不在心意中接受,懒惰傲慢邪恶乖僻的习气不在身体内保留,使耳目鼻口心智各部分肢体都接受和顺正直的事物,用来施行仁义的美德。然后用声音表达出来,用琴瑟文饰美化,用盾牌、斧钺舞动,用羽毛、旄牛尾来装饰,用萧管来跟着应和,振奋崇高美德的光辉,鼓动阴阳刚柔四种气息加以调和,用来显示天下万物符合天地规律的道理。所以音乐清澈明亮,象征天的清朗,音乐雄浑深沉,象征地的厚实,乐章有结束有开始,象征四季的变化,周转反复象征风雨的回旋;五种颜色编织成图案并不混乱,八方乐曲按音律演奏并不走调,一百种刻度符合一定序数就有常规;小月大月配合相辅相成,结束开始轮回产生,一唱一和声音清亮混浊,律吕互相更替变化就有规律。所以好的音乐流行,人道伦理就澄清了,耳朵听得真切,眼睛看得明白,血脉气息调和平稳,改变风俗,天下全都安宁了。所以说“音乐就是欢乐呀”。有道德修养的人喜欢获得道德的修养,奸邪的小人喜欢获得欲望的满足。用道德修养节制欲望的满足,那么欢乐但不淫乱;用满足欲望忘却道德修养,那么就惑乱并且不得安乐了。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本着性情来调和他的心志,推广音乐来促进教化,音乐流行使百姓向往道德修养,这样就可以观看了解他的德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