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就在这儿生这儿长胡福贞口述(第4/8页)
老头子1958年回来了,在空军总院当会计,管理员,“大跃进”又下放走了,上黑龙江水利局,一直在那儿待了20多年。他一年回来一趟。我有两个小子,属羊的是老大,属猪的是老二,今年五十,还有姑娘,属鸡的,今年四十了。
这边儿剩的我这岁数的老人不多了,我最大,还有一个比我小1岁,一个小3岁,一个小5岁,都是女的。有俩老头儿,还不是满族,都是蒙族,是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有,汉军八旗报满族,蒙古八旗没有报满族的,都报蒙族,比我们还多两块钱,我们是7块5,他们9块。注1241984年那时候好改(民族成分),我这儿居委会说句话开个证明就改了,注125后来不行了,孩子不到18岁还能改,写这申请写那申请,上这儿那儿。后来改都是为了孩子上学。注126我那二孙子媳妇,她家姓芮,也是满族,她爷爷那辈是西陵守陵的。她爸爸参军出来,就没回老家,落在北京,改了汉族了,现在是这儿煤厂的书记。她大姐一个孩子,惦记着考大学,上老家挖根去了,还不错,改了,她就改不了了。我那二儿媳妇也是满族,这儿正黄旗的,他们那个孩子改满族了。
2.营房生计
胡:过去发满饷的时候生活都挺好的,仨月一季米,月月给钱粮,从十几岁就挑三两,注127一两五。老人死了就空出一个位子,就是有缺儿呀,到西门外大教场那儿拉弓射箭,你射好了就顶这份缺儿了,要不怎么在家老练那式子,蹲裆骑马式。家里都有石头支子,后来都用来顶门了,一到民国就不练了,人家枪炮都有了,你练那个顶什么呢。你自个儿练武行,练劲儿,那行。还有值六营的,他们也姓关,会耍刀耍剑,愿意学就跟他学去。
咱火器营满族人怎么那么不争气呢,好吃懒做,为什么当警察的多,卖东西的多,就是过去吃钱粮,坐到那儿吃,不动唤就能来,养得跟大爷似的,提笼架鸟,都养活鸟儿,靛颏儿,叫子儿,我们家还有呢,教它叼小玩意儿,鸟叼。还养蛐蛐儿,斗蛐蛐儿,这么大个儿的澄江泥蛐蛐儿罐,从小到大。养蝈蝈儿,秋天到香山那边逮秋子儿去,装到葫芦里头,揣在这儿(指胸前),冬天拿出来在太阳地儿一晒,聒聒聒聒叫唤,房后我大爷他们就干这个。还都养巴儿狗。
那时候还有钱粮呢,旗人生活就是凑合。一到民国,惯得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干点小买卖嫌寒碜,拉不下来脸。拿我们家来说,我爸爸那点钱粮不够,我们家把东西全卖了,想卖东西还不敢上大街叫去,我母亲听胡同那边叭叭叭叭打着小鼓的过来门口,就出门叫去:“嘿,打鼓的”,眼瞅着叫进来,先卖桌上边的,什么掸瓶子帽筒啊,什么茶叶罐子,把这没用的先卖。大躺箱里边都是瓷器,都是祖上留下来的,连我母亲那大烟袋荷包,这么大个儿,八卦穗子,老拿绵纸包着,搁在匣子里,那也卖了。就卖着过,不卖没法儿吃。现在要留着那小花瓶什么的,就都值了钱了,冰裂纹的大掸瓶那可不是值钱嘛,可那搭儿不是没辙吗。
赶到卖也没得卖,就该当了。我小时候老让我干去,我是老大呀,夹着东西上北边,当给转当局,注128那个小么儿姓李,小李子他们家开的,就在银燕小学旁边,现在还有,当去:“您多给我们写点,我们搁不住,过几天就赎”,不赎就死了,有日期的,不赎要是入一点利钱,就能缓期。转当局再拿着这东西到海淀当去。我就知道有一挂兜肚链儿,银的,当了就没赎出来。我们家还有一个老座钟,我妈最不爱当这个钟,因为什么呢?蒸窝头要一个钟头,当了它上哪儿瞧时候去?你就只好点香了,点一根香,香火着完,这窝头就得了。我妈就不愿当这个钟,没辙怎么办呢,夹着那钟还得上海淀去,我母亲的皮袄什么的都不在这儿当,都上海淀。那会儿哪儿有车呀,过这河,有一条船,是梁子他们本家的,坐这船走巴沟,就这个河,京密引水渠不是后来挖的么,以前没有这么宽,也没桥,要上海淀必须坐船,在银燕小学北边吧,过大堤就进巴沟了,你说那时候要当点东西难不难?就这个还拉不下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