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廷正骨”的传人 吴定寰口述(第7/8页)
定:这书后来写出来了么?
吴:别提啦,“反右”,后来“反右倾”,又搞了两年就“文革”,这些都算禁书啦。他写出来的我存着底稿,很小的一个小册子,差点都烧了。我给收起来了还算没烧。都没发表。
定:还没烧,那就太幸运了。
吴:可是那史话让耗子给咬了一半,一会儿我给找来你看看。三中全会注107以后又开始继续搞,我们科有一个大夫,也是夏老的徒弟,也是我徒弟,那时候发扬中医,不是集体拜师么,他们都跟着我。他爱人就在故宫里工作,通过这么一个关系,在他们馆里查找了一些历史资料,花名册,还有晋升的情况。
张:履历单还是履历册?
吴:就叫花名册。挑一个人,挑护军什么旗,学习年在哪年,出师的年限,晋升的年限,学习六年考试合格就当差了,再晋升就是班长,完了就是副蒙古医生长,无顶戴蒙古医生长,最后是有顶戴蒙古医生长,分这么几个级。夏老后来是做到副蒙古医生长,最高是蒙古医生长。
定:他那时候已经学过接骨了是么?
吴:他已经都是做蒙古医生了,给皇室的、各王爷府的(治病)。他写的小册子里头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各王爷府那会儿,跟现在这些个黑社会似的,那叫吃仓、讹库,跳案子,这是三种人,他给这些人看病。(这些人)那时候就是流氓,过去叫英雄好汉。说你到一些个仓,禄米仓啊,东门仓、南门仓那些个,领米,给各王府当官的领米,注108那会儿都是大车赶着,一人领多少,“吃仓”的就在门口等着,然后往车底下一躺,把腿搁底下:你轧过去!你不敢轧,这车米就给我了,敢轧过去呢,骨折了,这人不许言语,不能叫唤,不能喊疼,要是纹丝不动,就属于好汉,就地拿那席子搭上棚,请绰班给接骨,接好了……
定:下次还到那儿躺着去?
吴:甭躺了就,够他一辈子吃了。以后只要有贡米,就有他一份儿。可是他要是一叫唤,一喊疼,就白躺了,没人管他了。
定:能接好么?
吴:能接好。还有一种叫“讹库”,就是往外出库银时候劫库银的,也是打,拿棍棒打多少不能叫唤,也是好汉,打骨折了让绰班给接骨。
定:绰班怎么净管这事?
吴:都是王府请的,王府出银子请啊,不能不管,有那规矩啊。黑红道,黑白道,都有他们的规矩,你要不管他们能给你放火烧了。
“跳案子”呢,是王府有势力么,都有自己开的赌场,你不是都往案子上押钱么,他把自己押上了,把人押上了,这叫“跳案子”,也就是打,专有打手啊,打腿,打下肢,打骨折了,也不言语,好汉嘛,走了。得,赌场就吃上了,每年就给他钱吧。
定:要是这种人多了可怎么办?
吴:它也多不了,一般人谁能扛得住这个?一疼一叫唤(就白挨了)。有的那个直到被打死也没言语,结果是赔给人家家里多少钱,多少银子。这些都是由王府请的,你要是把人治好了,你的名誉就出来了。过去夏老的师爷绰班德,他姓德,叫德寿田,就是这么出的名。他接得好,用手法,他们在宫里先学的。主要就是《医宗金鉴》,主要学这个。真正的理论书籍很少,没什么理论书籍。
《医宗金鉴》里边有个正骨心法要旨,以这个为它的理论基础,要旨里头又分三部分,一个是手法,手法总论;一个是器械总论,必须得先学这个。注109手法总论比较重要,过去什么都没有,全靠手摸,检查哪儿骨折了,必须得用手法,如果达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重而不滞,轻而不浮,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你给人治病,摸到外边,就能知道内里的情况,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还得使患者不知其苦,还不能疼,方为手法,一般以这个为基础,练你的手法。给皇宫里头的人看病,比较娇气,把人家弄疼了不行,所以他们第一步先学这个手法。
手法也分技巧型的、功力型的两种。技巧型的就是接骨、复位,胳膊脱位了,怎么复,怎么复才快。比如说你下颌骨脱位了,你怎么弄他不疼,效果还好,这属于技巧,这就跟人体的构造有关。还有功力,属于气功这类。机触于外,不用多大力量,力量能透到里头,这属于功力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