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道家思想与道教(第13/13页)
方士讲长生用药方和祈禳是开道士用符咒底先河,道教有今曰的组织也是在此。《后汉书》(一百一)《皇甫嵩传》载钜鹿张角奉事黄老道,自称“大贤良师”,畜养弟子,跪拜首过(忏悔)。他用符水咒说疗疾,因百姓底信服,乃遣弟子于四方传“善道”数十年。又《刘焉传》(《后汉奶一百五)载张陵之孙张鲁于顺帝时客于蜀,学道于鹤鸣山中,造作符书,受其道者出米五斗,故名“五斗米道”。此道传自张陵(第一代天师)。陵传子衡,衡传于鲁,遂自号“师君”。学者初名“鬼卒”后号“祭酒”,领部众多者曰“埋头”,皆教以诚信,不听欺妄,有病但令首过而已。诸祭酒各起义舍于路边,专悬米肉以给行旅,以为食者当量腹取足,过多,鬼就能使他生病。熹平中,妖贼大起,其中以汉中有张修持五斗米道,张角持太平道是最著。太平道师特九节仗为符祝,令病人叩首思过,因以符水给病人喝,若病好了就是信道,若是不好,便是不信底征验。张修则施静室使病人思过,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人都习,号“奸令”。又立“鬼吏”,使主为病人祈祷,书写病人名字,说服罪之意,使病家出米五斗为公用。这两派底道教才是现在道教底正祖。道教底天师世居江西龙虎山,传到六十三代张锡龄,于民国十六年,为政府驱逐,去天师号,天师底流传从此可算断绝了。
道教思想和道教底形成我们已在上头略知一二,我们从所知底看来,道教底成分,虽然非常地复杂,可是教中一切礼仪与思想都可以找出他们底来源。好像北京底磨刀匠,同一是种职业,而他们当中有摇惊闺叶底,有吹喇叭底,从他们底幌子可以知道前者是从前为闺秀磨镜或绣剪底,后者是从前为军营磨军刀底,现在两样职都变一样了;道教底形成也是如此。中国一般的思想就是道教底晶体,一切都可以从其中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