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第40/55页)
美国农民发现此时自己处于经济紧张的状态下,尤其是为了响应政府提出的生产更多产品的号召,许多农民以高利率大量借款以便买更多的土地和设备。破产的农民无家可归,20世纪30年代,家庭农场的数目达到顶峰,有680万,1980年下降到280万,1994年又下降到190万。美国人口调查局发现,农场家庭的收入在1985年仅为非农场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三,经营农场的人贫困率达到24%,不经营农场的居民的贫困率为15%。这些导致了负面情绪与社会叛乱的产生,并在自杀率上反映出来:1984年,衣阿华州农业县的自杀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
由于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准,都市社区的混乱也同样明显。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率相比,虽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失业率较低,但是许多城市的工人仍然认为自己现在更加贫穷。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失业是具有周期性的,认为它一定会随着经济由不景气到兴盛的过渡而结束。但是如今人们因为以下几点原因不再有这种推测。理由一,随着工厂从劳务费用昂贵的国家搬到劳务费用低廉的国家,西方工人不再奢望能得到和以前一样的高工资。理由二,工厂里的“蓝领工人”和办公室里的“白领工人”被普及的自动装置和机器人所取代。1970年1月,西方世界的失业人数有1 000万,1983年1月上升到3 100万。事实上,虽然工厂提供的工作机会在减少,但是如银行收银员、快餐服务员、旅馆接待人员、娱乐与健康方面的服务人员的服务性行业正在迅速增加,但是服务性行业的工资水平远低于制造业的工资水平。
人道主义的含义在1985年的一份统计资料报告中已经被阐述得很清楚。这份报告是一个特别工作组提交的,这个工作组由22名成员组成,以调查美国饥饿问题为内容,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J·拉里·布朗担任负责人。在寻找“饥饿面孔”的过程中,特别工作组除了采访忍受饥饿的人外,还采访了州长、市长、教师和社会工作者。这些调查者推断,约有2 000万的美国人正在忍受饥饿,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没有钱购买新的食物并且家中的食物被定期消耗殆尽。这些医生说:“饥饿在美国是一场影响健康的全国性的流行疾病。我们断定,美国的未来10年到15年,饥饿问题比以往更加普遍、严重……我们确信,饥饿和营养不良在如今的全国各地都是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无论去哪座城市、哪个州,都会发现饥饿是普遍存在的。”
福特汉姆大学的社会学家在1993年10月发布了一份年度社会健康报告,反映了美国的饥饿问题。这份报告以美国人口调查局提供的社会问题报告为依托,评估了社会福利问题。人口调查局的报告中称美国目前面临着包括失业、青少年自杀、辍学率居高不下、住房负担沉重等16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报告中显示,1973年的指标值为77.5,表示社会问题状况良好,但是调查本年度的指标值下降到38.8,如此大的降幅让调查者感到非常惊讶。
三、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导致了社会主义世界的解体。斯大林制订的“五年计划”加速了苏联经济的发展,1932年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国家。接下来,由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损失,导致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由于苏联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受益极剧上升,经济复苏十分迅速。赫鲁晓夫凭借这次经济腾飞在1960年夸下海口,称1980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将超过美国。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发展速度缓慢下来,不仅没有赶上和超过美国,反而进一步落后于美国。
致使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一个原因是供应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这种情况与斯大林时期的情况截然相反:斯大林时期供应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充足的。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经济内容逐渐复杂,进而导致中央原本计划好的做法实施起来举步维艰并且收效甚微。也许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苏联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科学家想要争取决策权,而不仅仅是对于上级唯命是从。当年与斯大林打交道的主要是从未受过教育的乡村农民,但是如今苏联的建设力量中包括很多高学历的工程师、管理者和专家。如果想参加进行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要运用高学历人群的创造力。但是事情没有按照设想进行,导致了正如具有极强判断预言性的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坚持不同政见的安德烈·萨哈罗夫所说的灾难性的结果。萨哈罗夫和身兼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双重身份的同伴在1970年3月提出了一份《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袖的倡议书》。在这份倡议书中,对苏联存在的各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值得在此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