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第4/55页)

最后通牒主张塞尔维亚取缔所有反奥的刊物与社团,将塞尔维亚学校中反奥的教师辞掉,禁止反奥的教学书籍,准许奥地利人协助阻止反奥宣传的工作。塞尔维亚必须在48小时之内给予答复。

战争爆发?贝希托尔德伯爵有意让最后通牒这么苛刻,目的在于让塞尔维亚不能答应。正如他的预料,塞尔维亚拒绝了他所提出的某些要求,但提议将这几点呈交仲裁。俄国与英国都敦促他再给塞尔维亚更多的时间考虑,可是他竟大胆地按照他的计划施行。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俄国拥护塞尔维亚?俄国实践了在1908年至1909年危机中许下的诺言,警告奥匈帝国不要攻打这个小斯拉夫王国,沙皇命令动员他的所有军队。

德国拥护奥匈帝国?俄国军队的动员既威胁到了奥匈帝国,还威胁到了德国。它将会让俄国军队靠近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边界,再开始行动。德国的军事领导者说,对此进行容忍将等于德国自杀;假如战争爆发,这将会让俄国处在有利地位。德国立刻主张俄国停止动员。在俄国表示拒绝的时候,德国便对,俄国宣战了。这是在1914年8月1日。

法国的卷入?法国是俄国的同盟国,德国询问法国政府是否有帮助俄国的意愿。法国拒绝表态中立,德国又于1914年8月3日对法国宣战。

比利时的卷入?比利时阻碍了德国计划的施行,因为德国将军们已经为战争做好了攻击计划:派遣一支军队快速通过比利时与卢森堡,在行动缓慢的俄国军队可能采取行动以前,就给法国以致命的攻击。

包括普鲁士在内的列强在一份条约中曾做出保证,比利时要保持中立。但比利时却挡在了德国入侵法国的路上,这份条约也是德国的障碍。德国宰相认为撇开这份条约、长驱穿过比利时是错误的违约行为,可是他没有胆量反对德国军阀们。德国军队于8月4日进攻了比利时。

英国的卷入?直至此时,英国还尚未确定如何行动。英国政府曾经秘密向法国承诺,假如德国海军攻击法国海岸,英国战舰会进行拦阻。英国不管怎样都会加入战争,它无法允许友邦法国与俄国被打败。但当德国军队攻入比利时,英国的态度便不是问题了。当天英国就向德国宣战了。

不久以后,日本跟随了英国的行动。门的内哥罗也加入到战争中,站到了塞尔维亚一边。

意大利的为难?意大利是欧洲仅存的一个还维持中立态度的强国。表面上它是德国的同盟国。私底下,它与法国有合作协议。意大利表示:德国与奥匈帝国首先引发战争,它没许诺要帮助一场侵略性质的战争。

原因与责任?因为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起初没人准确知道哪些是真正有罪的国家。协约国指责德国,尤其是德国皇帝。德国人与奥地利人却指责俄国与英国。各国人民依例都愿意相信自己的政府是无辜的,而敌国才是有罪的。后来,很多真相被揭露了,上千的秘密文件被公开了。证据表明奥地利获得德国的许可,故意的、有计划地向塞尔维亚宣战。但不能明确德国是否有意要引发一场大战。在这点上,意见还存在分歧。一些历史学家觉得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一些人却主要指责俄国与法国,还有一些人说双方都应负责任。

所有的真相都还不清楚,大概过去很多年也不会被彻底弄明白。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德国与奥地利都没有,协约国也未在战争开始时公开所有真相。假如想要了解这场冲突的根本原因,就必须得回溯到1914年7月之前。总结起来,战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1)国际关系处于一种不受约束的无政府状态;(2)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3)新重商主义;(4)“民族荣誉”的错误见解;(5)战争意味着“适者生存”的错误看法;(6)军国主义;(7)海军主义;(8)秘密外交与秘密联盟。

这种种原因好像炸药,稍微一碰就会爆炸。萨拉热窝的刺杀与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给这个炸药的爆炸点燃了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