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第26/55页)

向城市集中的倾向?近些年来增加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回溯至1790年,美国人民10个里有9个都居住在市镇以外,直至1920年10个里只剩不足5个是乡村居民。英国在一个世纪之前,10个人里有2个居住在城市中,而如今10个人里有8个是城市居民。

整个文明世界的人民都表现出一种倾向,成群地居住在城市里。有些是因为工业革命(工厂增加,商业发达,这都需要工人),有些是因为城市中有剧院、便利的设备与奢侈品,这对男女老少都具有吸引力。

城市生活的问题?城市中的贫民窟通常被事实证明是疾病与邪恶的深渊。对此,在一定程度上有精心创建的卫生系统与警察系统进行改进。可是过度拥挤的很多根源仍然存在。儿童们通常没有适合做游戏的地方。

鉴于以上事实,各种改良家宣称,不管怎样都要采取一些举措将世界上的人口分得平均一些,这样才可以让所有人不分贫富都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因此保证每人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有游戏的地方,都有机会花些许时间去做有助于身体的田园劳动。这是日后其中的一个问题。

二、社会平等的问题

封建势力的衰微?城市的发展导致了旧的封建贵族统治,主要是乡间地主的贵族统治衰落了。同时,主要居住在城市中的资产阶级的势力大大发展。

社会平等的理想?封建贵族没落了,民主主义的理想家梦想创建一种真正的社会平等。这便是法国革命家在1789年激烈讲述的希望。这也正是1829年美国“杰克逊式民主主义”的目标。民主主义的理想是让所有人都拥有平等机会的一种状态。在这里不分种族或阶级,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应当凭借他的头脑与品格,而并非出身。

妇女在政治中?近代的平等理想对妇女的地位有很大影响。很长时间以来,基督教就为将妇女提升至尊重与光荣的地位做了很多工作。可是在19世纪初,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没有担当大部分政治职务的资格。在很多国家中,她们在法庭上的权利也比男子要少。约于1850年开展了争取妇女权利的运动。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他的著作《妇女的屈从》一书里为妇女阐述了她们的问题,他于1867年又向议会提交请愿书,主张赋予妇女政治权利。

可是英国非常保守,不能在这方面领先。1867年—1914年,在美国西部一些州,在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在芬兰与挪威,妇女享有了选举权。

1914年以后,妇女运动发展得比较快。1917年,墨西哥采用了妇女选举权。英国于1918年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让约半数的妇女拥有了选举权。1919年至1920年,美国在联邦宪法中添加了一项妇女选举权的修正案。在此以前,很多州已给予妇女选举权。俄国于1918年认可男女享有绝对平等的政治权利,荷兰与德国是于1919年认可了男女平等,在很多新的国家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拉脱维亚与立陶宛等大概也是1919年左右认可了男女平等。

妇女参加工作?男女平等的运动并非局限在政治范围。大批妇女已参加了工作。建立了女子大学。有少部分妇女敢于主张自然,也敢于得到,准许担任律师、医生与其他专业的职务。在很多国家,近些年来,小学老师大部分都是妇女。自己赚取工资或是薪水收入的妇女不像自己的母亲那样绝对依赖父亲与丈夫的供养。她们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经济方面的平等。

妇女走出了家庭?妇女地位的转变引发了家庭的深刻变化。千千万万的已婚妇女成天在商店、办公室与俱乐部中度日。家庭已经不再像早期那样备受重视。在家境较好的城市家庭中,烤面包、洗涤与缝纫都由面包房、洗衣店、裁缝铺去完成,或者由电气化的设备减少了家务劳动。儿童们白天由学校照看。

家庭是在所有社会制度中最基本的单位。在家庭中产生的这些变化,将会对文明产生何种影响,还有待分晓。这种情况为目前与日后埋伏下了很多问题。

三、资本主义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