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第17/55页)
法西斯党徒的崛起?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不安的爱国人士,战争中的退伍军人,农民与工厂工人,一群一群地加入法西斯军团。法西斯党徒是本尼托·墨索里尼的跟随者。他曾是一位新闻编辑,又是参加过战争的退伍军人,以前还曾经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党人。法西斯党用意大利语解释是“战斗的结合”,主要是由曾在世界大战中打过仗的青年人组成的。法西斯党徒用黑色衬衫作为制服,采用了古罗马军团的敬礼姿势与象征,极力想恢复罗马时代崇尚武力的精神。他们自称是意大利的救星。起初,并没人重视他们。可是到了1922年10月,法西斯党发展壮大,引起民众的注意。这时候他们开始 “向罗马进攻”,声称要夺得政权。
墨索里尼当政?意大利国王低声下气地任命了法西斯党头头墨索里尼担任首相。议会相当害怕,投票通过了给予他独裁的权力。他是一位“领袖”(il duce),用铁棒统治意大利。他的性格极具吸引力,巧妙地在民众面前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健壮的运动员,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一个无与伦比的爱国者与一个超人,可以胜任首相一职,并且可以同时兼任七个内阁成员的工作。他让很多人想起了恺撒与拿破仑。
墨索里尼的纲领?墨索里尼尽力阻止任何对他行动不利的评论,报纸必须歌颂他,否则的话就会被停办。凡是提倡反抗他的大学教授就会被解职。反法西斯主义的领导人逃亡国外。反对党派都被彻底粉碎了。一切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都不存在了。这位首脑计划用国家纪律取代个人自由。所有公民都必须听从国家的意志,而国家的意志指的就是墨索里尼。
经济改革?墨索里尼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消除经济上的贫困。他用减少支出来平衡国家预算和稳定币值。排放掉沼泽地区的积水,可以让意大利增加粮食产量。利用意大利丰富的水能来发电,再用电能来取代价格高昂的进口煤炭。
劳工与资本?墨索里尼首先利用自己的最高权力来减少劳资间的争斗。社会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的工会遭到了破坏,取而代之的是1926年劳工关系法中规定的、在政府的严格掌控下扫除了革命鼓动者的官方工会组织。雇主也被归集在官方工会中。工资、工时与劳动条件等问题用适合的契约来解决。禁止罢工与关闭工厂,劳工纷争呈交专属法庭判决。
以上所列的这些举措只是实现法西斯理想的一些初步步骤,这个理想需要建立在一个以经济组织而非以政治党派为基础的民族国家。
议会中的代表?1928年至1929年,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徒进行了以经济集团取代政治党派的试验。第一,13个大的经济集团为新国民议会推荐了800名候选人。法西斯主义者全国理事会从这些人中挑选出400名。之后选民被准许在选票上标上“同意”或是“不同意”的记号。当然,几乎全部850万以上的选票都标上了“同意”的记号。让人诧异的是竟然有13.6万人投了“不同意”的票,而这种票可以在颜色上辨认出不同,这是对全国理事会的一种挑战。
罗马问题?墨索里尼想方设法解决的最难问题之一就是罗马问题。1870年意军夺得了罗马,教皇拒绝答应给予他失去的领土的赔偿金,引起教会与国家的敌对。墨索里尼为了阻止这场争端成功地达成了一份协定。依据1929年2月11日所签署的一项协约,意大利认可教皇是一个小小的独立国家的首脑,拥有在罗马境内的梵蒂冈城的主权;作为交易条件,教皇放弃了对一些地方的主权要求。
尽管梵蒂冈城只包括梵蒂冈的一些建筑物、圣保罗教堂与相邻的花园,总共约有100亩土地与仅有的1 000个居民,可是却足以给教皇一个独立的地位,不用受意大利的统辖。依据当天签署的教廷条约,在教会与国家间的关系上,比如教育、婚姻法与任命主教权等事情上都达成了友好的协议。
外交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墨索里尼对得到领土的关心要甚于培养国际关系。他说,意大利一定要恢复古罗马的荣光,那就一定要扩张。通过与英法的谈判,他在非洲获得了一些土地,还通过1924年与南斯拉夫签署的条约获得了存有争议的亚得里亚海的阜姆港。事实上,阿尔巴尼亚变成了意大利的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