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第5/36页)

不民主的议会?我们都知道,英国议会是由两个团体或上下两院,也就是贵族院和平民院构成的。前者是由一些贵族(有爵位的贵族)和少部分主教构成。主教是由政府提名,而贵族却是世袭的,就是父将爵位传给子。所以,在上院,平民不仅没有发言权,而且也没有选举权。

而下院的议员是通过选举选出来的,但选举制度偏狭且不公正。工业革命产生了一种无法容忍的情况,比如一些旧自治市(选区)已经成了“荒村”,可在议会中却还有代表,而很多比较新且大的城镇竟然没有一个代表。

旧选区和新城镇?每个旧自治市都委派代表到下院,而新兴起的工业城市却没有这项特权。

一个自治市就是一个旧的城镇,以前有国王或女王曾经赏赐它委派两名代表出席下院的特殊权力。每个郡和自治市无论面积多大,人口多少,依然是遴选两名代表。

但据我们所知,一些选区已衰败到只剩非常少的居民或者完全空无一人。这样的选区被称作“衰败选区”,它们的代表事实上是由富有的贵族委派的。

还有一方面,很多工业城市,比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以及谢菲尔德却没有一个代表,因为它们全都不是选区。这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不仅较贫穷的人民无权干涉政治,甚至连城镇的资本家也没有政治权利。他们在想,是时候该有所改变了。

改革的要求?1831年至1832年,要求改革的愿望已变得相当强烈了。1830年的法国革命给英国的资产阶级(资本家和一些中等阶级)带来了勇气。资本家们用引发金融恐慌和停止缴税相威胁。很多城市工厂举办了隆重的民众集会。工人阶级被激怒了。整个英国好像处于一场暴力革命的前夕。1832年,议会不顾上院保守党贵族的反对,通过了一个重要的革新法案。

改革法案?1832年出台的改革法案做出了三项重大的改变:(1)以前“衰败选区”在下院中的席位被全部取消,并将这些席位提供给未被准许委派代表参加议会的新兴大城市;(2)增加一些代表席位给人口多的郡;(3)选举权被推广到拥有一定数额财产或是缴税达到一定数额的人。因为这项改革,享有选举权的人大概增加了22万人。换个方式说,就是从43.5万人增加到了65.6万人。

寡头政治,不是民主政治?可是65.6万选民只不过约占英国成年男人总数的九分之一。乡下的农业工人、城市工人和每个城市的中等阶级,依然无法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力。

1832年出台的伟大的改革法案的意义,就在于长久以来掌控政府的贵族地主寡头统治集团,必须将议会中的发言权和政治上的参与权让给工业资产阶级。英国依然属于寡头政治国家,但是现在,寡头集团除了世袭贵族和地主绅士之外,还囊括了一些资产阶级的资本家。

宪章主义者?很自然,平民对于1832年出台的改革法案是非常失望的。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了,被骗了。没多久,一个工人组织草拟了一份倡导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的请愿书,也就是说,主张不分贫富,每个人都享有选举权。1839年他们向议会递交了这份请愿书,却遭遇了拒绝。可是他们还会不断地努力。由于他们将这份请愿书称作“人民的宪章”,因此他们便被称作“宪章主义者”。

1848年,宪章主义者再次筹划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递交了一份有500万人署名的新请愿书。在这个时候,假如没有要将每次动乱扼杀在萌芽之中的上万警察和士兵在场的话,很有可能会爆发一场革命。结果宪章主义者的请愿书不仅受到了讥嘲,还再度被拒绝了。

中等阶级自由主义的胜利?就在英国的工人阶级恳求选举权无果的时候,资产阶级的资本家们却在享受1832年改革法案的丰硕果实。他们觉得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废除旧的保护关税以及旧的限制工商业的重商主义政策。可是在议会中,他们的人数并没有赞同保护关税特别是赞同谷物法的地主贵族的人数多。谷物法对于英国进口的谷物(小麦、大麦以及燕麦)征收关税,进而让英国地主们生产的谷物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当然,谷物的高价意味着面包的高价。英国的一场歉收,会让情况更为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