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拿破仑帝国的兴衰(第4/8页)
不再担心后院失火的拿破仑放心地亲自率兵赶往西班牙半岛,并很快改变了战争格局。他指挥的八万人军队,都是从德意志调来的,士兵们个个经过实战,经验丰富,因此能够接连取得胜利,并很快将西班牙的大部分省份收复了。以解放者姿态进入马德里的拿破仑,告诉半岛居民,他取消了异端裁判所和封建特权,虽然西班牙人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实际上,对西班牙人来讲,这是一种文明和自由的进步,会促进西班牙的繁荣和发展。事实也的确如此,由于西班牙国内寺院林立,僧侣专权,一直处于愚昧、贫穷和落后的状态,只有改变目前的社会状态才能有所发展,才能进一步建立民主和自由。虽然对欧洲各国来讲,拿破仑是个压迫者,但对西班牙半岛来讲,拿破仑却给这里带来了复兴。
不是所有的阶层都对拿破仑持欢迎态度的。领导上层和中层阶级的议会派,领导下层阶级的僧侣派,显然对拿破仑的到来十分不满。现在他们自发联合起来,利用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宗教的狂热,激励西班牙人反对拿破仑。神父们拿起宗教的武器,在教理中,他们把拿破仑丑化为叛教徒、魔鬼,批判他蛮横专制,号召西班牙人团结起来,拿起武器赶走法国人。这次,拿破仑似乎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中了,因为不但要征服西班牙的全部国土,更重要的是要征服人心,仅仅占领首都并不能算是胜利。但显然拿破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仍打算用凌厉的攻势和严酷的高压来统治西班牙半岛。
当拿破仑忙于征战西班牙半岛的时候,奥地利趁机发动了新的一轮攻势,五十五万人的军队于1809年春开始大规模的反攻。提罗尔的暴动,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热罗姆国王的被逐,意大利的动摇,普鲁士的虎视眈眈,都令局势变得更加紧张。2月初,从马德里急忙赶回来的拿破仑赶紧召集各盟国备战。从4月12日到5月13日,他先后攻下了埃克米尔和埃斯林,并占领了维也纳。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在瓦格拉姆一役中,拿破仑终于击败了这次新的反法同盟。10月14日,交战双方签订《维也纳和约》,有几个省被从奥地利王朝中剥离出来,奥地利王朝被纳入大陆体系。
从这一阶段开始,欧洲各种势力开始反抗拿破仑帝国,这里面,有各国王朝、各族人民、教会和商界的联盟。不过由于拿破仑还处于强盛时期,这种反抗暂时还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虽然这次失败了,但他们都还在继续观望,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自从撕毁《亚眠和约》后,对拿破仑来讲只有两种结局:占领全欧洲或者遭到欧洲的反抗。他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行政系统统治各国人民,通过封地制度统治整个欧洲,通过大陆封锁政策切断英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对任何阻止他的力量,他都毫不手软,坚决予以打击。通过侵占葡萄牙,他切断了葡萄牙和英国的贸易关系;通过迫使西班牙国王退位,他稳定了帝国的后方;通过剥夺教皇的财产,他打击教皇与法国境内反对者联系的行为;通过占领罗马,他回应教皇开除他教籍的威胁;通过推翻教皇的方式,他报复教皇用诏书恐吓他的行为;通过占领荷兰,他改变荷兰成为英国货物集散地的现实。对于任何反抗他的势力,他都绝不容忍。
《维也纳和约》之后,帝国的疆土和权势被拿破仑进一步扩大。在发生国内革命以及瑞典王古斯塔夫四世被迫退位以后,瑞典也被纳入到大陆体系,这样整个欧洲都实行了大陆封锁政策。这时候,拿破仑和约瑟芬离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810年4月1日,他迎娶了奥地利女大公玛丽·路易丝为皇后,打算生育一个孩子继承帝国的统治。这样一来,在如何对待奥地利的问题上,拿破仑陷入两难境地。这次婚姻,也改变了人们将拿破仑看作一个革命君主的观念,增强了人们的反感情绪。1811年3月20日,拿破仑将他新出生的儿子封为罗马王。
1810年和1811年对西班牙的战争进展得并不顺利,每一处都有西班牙人的强烈反抗,只有拼命猛攻法军才能艰难地占领一座城市。很多省份被絮歇、苏尔特、莫蒂埃、内伊、塞巴斯蒂亚尼等人占领,法军包围了西班牙固守的加的斯。法军对葡萄牙的远征也不太顺利,由于遭到了英国军队的拼死抵抗,指挥远征的马塞纳将军只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