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第8/26页)

一般情况下,行东的儿子会继承父亲的手艺,但也有例外。例如,一个鞋匠的儿子可以去做蜡烛匠、面包师、钟表匠、呢绒商等等,到其他行东那里做学徒,也是有可能的。

市集?中世纪时期最令人满意的买卖货物的地方就是市集。市集有两类,一类是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的市集,一类是正规的市场。第一类一般是比较大的市集,货物来自四面八方而且种类非常齐全。各个地方来的商人也聚集于此。直到如今,欧洲还有一些城市因这种市集而得名。

市镇内的生活?中世纪的市镇是非常落后的,因此居民的生活很艰苦,远不如现代大都市舒适便利。这里的街道不仅又窄又弯,而且充满异味、脏乱不堪。两旁的高楼是用木头制造的,不经风雨,而且很容易潮湿,房屋也都是阴暗脏乱的。楼房上檐的凸伸部分遮挡住了阳光,几乎没有一丝光线,整个街道像封建城堡一样阴暗。在刚整修过的街道上,铺满了高低不平、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这些石道上穿行的行人,无论是马夫、车夫还是行人都拥挤在一起,加快脚步,躲躲闪闪的,仿佛这黑暗的街道充满着令人窒息的魔力。白天天气好的话,那块小小的玻璃上会透过一丝微光,可想而知,这里的夜晚会有多么黑暗。

白天,会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聊天,一派热热闹闹、车水马龙的景象。但是到了夜里,很多人聚在一起喝酒,市镇变成了一个酒窖或巷口啤酒店。在供水方面,一些比较落后的市镇仍然利用古罗马时代的蓄水池和高架渠,还有的利用遗留在农村的水泵和抽水机,市镇居民也会经常遇到流行病、瘟疫和火灾等,和农村人一样忍受着各种各样的灾难。

中世纪城市的防卫措施很齐全,往往建有高大的城墙,还有强壮的士兵。尽管如此,只有很少的城市能够抵御外来的袭击。更糟糕的是,城墙内会有一些集团内部发生纷争和武装对抗。中世纪的人们想要得到安定的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各种纷争充斥着每天的生活,手艺行会之间的争斗,政治集团的竞争,家族时代的仇恨都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人人都渴望稳定的生活,也为稳定的生活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晚上,他们想尽办法用室内的灯照亮街道,也有一些市民自发组成安检队伍,每天轮流执勤。尽管如此,仍然阻止不了盗贼的恶行。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恐惧,夜间独行不携带武器的确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尽管如此,农村的人们还是很向往城市的生活,因为城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普通人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他很有钱,还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周围的事物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但是最富吸引力的还是城市公民享有的权利和须履行的义务。

四、心灵与双手

合作的宗旨?中世纪时期,社会生活已经明显出现了合作原则,尽管只是简单的合作。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家庭合作是最基本、最小单位的合作。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处理家务。父亲在农田或是店铺中工作,男孩协助父亲;母亲缝制衣服、做家务,女孩帮助母亲。

不仅农村存在家庭合作,大城市也同样如此,各种工作都要以家为中心,以户为出发点。年轻人在没有成为户主以前,没有资格做佃奴、自由民或是行东。如果想要成为户主,就必须要先结婚,建立稳定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机构,是具有最高宗教仲裁权力的契约机构。

庄园是在农业劳动生活中具有较高合作性质的单位。聚居在同一村落的家庭,在公共林地、草场、耕地上以同样的方式共同劳动,庄园代表了他们的共有权和联合行动的权利。市镇里更大的合作单位则是商会和手艺行会。聚居在一起的家庭共同制定规矩,以同样的方式共同工作,而商会和行会代表了那些家庭的联合行动。

有限的忠诚?家庭、庄园、行会以及市镇的真正力量,对于更广泛的忠诚来说,是对立的,对于民族爱国主义的增长来说,更是对立的。德意志的农奴对他的家庭、领主、庄园来说,可能是非常忠诚的。意大利的技工对他的家庭、行会、城市来说,也可能是极其忠诚的。然而,无论是德意志的农奴还是意大利的技工,他们都没有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忠诚具有地方性,并不具有全国性,它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