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世纪欧洲和日本 (1000~1500年)(第7/7页)
15世纪,对自称天照大神后裔的天皇家族崇拜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崇拜以前几乎完全局限于天皇的宫廷和家族,而且与中国的祖先崇拜形式完全同化。但是1400年后,天照大神的主要神庙祭司开始对传统神话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因此,这种崇拜取得了形而上学的神学意义,可与佛教教义相比。这种被改变后的崇拜,或称“神道教”,能够而且的确对正在形成的日本民族认同和独特性的意识具有吸引力,他们成功的海上抢劫及其引发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扩大极大地刺激了这种意识。
因此,到1500年,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强大、融合性已经可与旧大陆任何其他文明共同体相媲美。但是相对狭小而孤立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强大的日本文化承载者的种族同一性,束缚了这个新兴文明的全面发展。或者人们更应该说,日本文明传播到日本列岛之外并吸引其他民族(如菲律宾人和爱斯基摩人)进入它的影响范围之前,竞争的航海文明,即伊斯兰教文明和欧洲文明就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有效地把日本文明限定于一定范围,使它不能以从前地理位置优越的新文明那样的方式传播到其他民族之中。但是,日本及时取得了文明开化的地位,在现代保持了全面的文化和政治独立,而非洲、澳大利亚和美洲不发达民族的文化发展却不能做到这些,我们将在下一章简要地提到这些。
[1]拜占庭人和穆斯林将所有拉丁基督教徒都称为“法兰克人”。作为一个文化标记,这个术语有利于淡化他们与其东部和南部邻居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