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世纪欧洲和日本 (1000~1500年)(第5/7页)
在行动方面,多样性和差异性比综合性更加明显;但是敌对的趋势和理想以给予人类冲动广泛空间的方法而达到平衡。例如,基督教的骑士制度被“浪漫主义的”理想所抗衡,这种理想强调温文尔雅的(即私通的)爱情和在追求感官享受时敢于冒险的行为准则。或者,散布于纺织工人和其他手工业者中的异端遇到了方济各和多明我托钵僧团的宗教虔诚的抵制。与其他修道士不同,托钵僧团就在俗人中间生活和工作,他们布道、照顾病人、帮助穷人和无依无靠者,用另一种方式为基督教理想提供了实践证明。方济各修会的创立者圣方济各(卒于1226年)和多明我修会的创立者圣多明我(卒于1221年)都是这种新基督教感情暴发的最重要领袖。但是这里也存在困难,因为圣方济各对圣洁的强烈追求促使他濒于异端的边缘。他的一些门徒批评教皇和主教没有效仿基督和使徒过贫穷生活(像托钵僧团原则上所做的那样),这就已经滑过了边缘,尽管他们的圣徒创立者一直勒令不许越雷池一步。经过长期立法后,这些“精神上的”方济各修士被谴责为异端,尽管(或因为)他们极端虔诚。
13世纪的文学活动表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和感情,其中部分用拉丁语,部分用各地方言。大众故事常常粗俗地反对教士,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天真虔诚的“神迹剧”演出,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当时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佛罗伦萨的流亡者但丁(卒于1321年)。他的爱情十四行诗和政治著作,以及最重要的基督教史诗《神曲》提供了13世纪欧洲生活丰富多彩的最准确画卷。
艺术史表明了鲁莽地奔向多样性的同样趋势。13世纪哥特式主教堂以其复杂、精美取得了巨大成功,解决了为基督徒做礼拜需要大型空间的问题。但是哥特式建筑风格很快演变为越来越复杂的装饰,直到纷繁复杂的窗饰模糊了墙面的拱肋、扶壁和柱子的简洁性。这种华丽堪与后来经院哲学的复杂和偶然的烦琐相比拟,也可能由于基督教信仰一定程度的薄弱性,故而增加喜悦和奢华的表达,而这正是“精神的”方济各修士抨击高级教职人员世俗化的地方。
中世纪文化综合的全面争论是1300年后的时代特点。14、15世纪,各种圣洁理想与人类对现实的满足之间的冲突,没有发现任何真正满意的解决方法。在此期间,意大利的发展与阿尔卑斯山以北欧洲的舆论导向出现了重大分歧。意大利变成有意识地复兴古典文化的中心,实际上是复兴罗马文化而不是希腊文化。许多受过教育的意大利人发现,研究异教拉丁诗人和西塞罗不仅提供了优美文学的样板,而且为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和行动等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那些鼓吹这些观点的人骄傲地自称人文主义者,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实际上,人文主义文学艺术价值观常常得到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赞助人之一。
在意大利城市的环境中,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诞生了。像人文主义者的西塞罗风格拉丁文一样,它也是小心翼翼地模仿古代样板。建筑方面,圆柱、壁柱、圆拱构成了“文艺复兴”风格起源的因素。绘画方面,只有少数古代作品样板能够得到,可能因此发展出更深刻的原创性。大约从1430年起空间和线条透视法赋予意大利画家系统、非常理性、有视觉冲击力的技巧,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排列物体。其结果是创立了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绘画风格,1500年后不久,这种风格走向成熟。直到19世纪末,它一直是欧洲绘画的基本风格。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这种成功而冒险的新人文主义宣言和自然主义的兴趣则没有被表现出来。相反,欧洲文化传统中各种不协调因素之间的某种僵化起了阻碍作用。当雇佣军在法国富庶地区大肆抢掠财产焚烧房屋时,华丽的宫廷骑士精神与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的残酷现实是多么不协调。大众的不满情绪在农民起义和诸如英国的罗拉德派和波希米亚的胡斯派新异端运动中得到了宣泄。
欧洲文化的中世纪结构显然陷入了困境,但是对它的最终批判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而且只能由重大历史事件才能决定性地发起,如海洋向欧洲船只开放,和几乎与此同时发生的宗教改革。但是,关于现代欧洲起源的问题将留在本书第三部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