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社会发展指数:帮助我们看清历史的基本轮廓(第4/7页)
将2000年的分值与早期的分值相比,难度更大。但是如果我们观察军队规模、移动速度、后勤能力、攻击能力、装甲和防御工事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就能做出估计。据估计,大炮的火力从1900~2000年增加了20倍;考虑到20世纪其他的变化,我认为,1900~2000年,西方战争能力增强了50倍,即1900年时,西方的分值为5分,而2000年时,其分值为250分。
1900年时,西方的军事力量远远高于东方,虽然差距没有2000年时大。1902年,英国海军的吨位几乎是日本海军的6倍,而且欧洲任何一个大国的军队规模都比日本大;我将1900年东西方的比例设为1∶5,即1900年,东方分数仅为1分(1900年西方的得分为5分;2000年,东方的得分为12.5分)。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主观性的计算。但是,这里的重点是,2000年,西方的军事力量如此强大,显得其他分值(包括1900年西方的分值,甚至2000年东方的分值)都无足轻重。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估计中的错误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我们可以把1900年之前的战争能力分值全都翻倍或者减去一半,却不会对总体社会发展指数造成多大的影响。
西方战争能力在1800~1900年的变化虽没有1900~2000年的变化那么大,但影响也非常深远。它将我们从航海时代带到了机关枪时代,同时也即将带来坦克与飞机。19世纪,西方的战争能力很可能有了大幅度增强,我将1800年西方的战争能力设定为0.5分。当时的西方战争能力远远高于东方,因此此时的东方战争能力可能仅为0.1分。
1500~1800年,欧洲经历了历史学家称之为“军事革命”的时期,使得其战争能力增强了3倍。而在1700~1800年(1700年时,康熙开始征服大草原),东方的战争能力却倒退了。由于缺乏外部威胁,中国的统治者为了寻求和平红利,往往减少本国的军备,忽视科技进步。1800年时,东方的作战水平并不比其1500年的水平高出多少,因此在19世纪40年代的时候,英国军队轻而易举地入侵中国。
14世纪,火药的出现增强了东西方的战争能力,虽然其影响比不上19~20世纪的发明所带来的影响。1500年左右,欧洲最好的军队比5个世纪前的军队强大了一倍左右。这些军队的强大依赖于军队规模、后勤能力以及火药技术。
我们难以计算出1500年左右的西方与国土辽阔、组织严密但还未使用火药的罗马帝国在战争能力方面的比例。据一项研究,2000年左右,一架轰炸机的破坏能力是一个罗马军团的50万倍。我们不妨由此推断,公元前/公元1世纪时,西方的分值是0.0005分。但是显然,罗马军团的数量远多于美国轰炸机的数量,因此,我将现代西方与罗马的战争能力的比例估计为2000∶1,因此公元前/公元1世纪的西方分值为0.12分。因此,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其军队是15世纪时欧洲陆军和海军的一大威胁,但对“军事革命”时期的军队来说,并非如此。这也意味着,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其战争能力可与蒙古的战争能力相当,优于中国唐朝的战争能力。
表附-3 战争能力(单位:分)

在东方,到了公元前200年,铜器依然是主要的工具。汉朝(公元前200~公元200年)的军事力量似乎没有罗马强大,虽然在第一次中西方交流后,中国的军事力量没有西方下降得多。公元6世纪,隋朝统一了中国。隋朝的军队比西方的任何军队都要强大。在公元700年左右,武则天在位期间,这个差距更大。
公元前东方的军事实力比罗马帝国时期和汉朝都要弱得多。我认为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东方没有哪支军队能够达到0.01分;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方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军队很可能达到了0.01分。
信息技术
考古发现和文字记录展示了各个时期出现的各种信息技术,而我们也很容易估计这些媒介能够以怎样的速度传输多少信息,以及传输多远的距离。真正的困难在于估计多少人能够使用各种不同的科技,在大部分的历史时期,这就意味着有多少人能够读和写,以及水平如何。
摩尔定律——自1950年以来,信息技术的成本效益每18个月就翻一番——似乎暗示着2000年的分值应该比1900年的分值高10亿倍。因此,有人认为1900年时,西方的分数为0.00000025分。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就忽视了诸如书籍(现在受到了数码媒介的挑战)这样过时的信息储备形式的灵活性以及先进技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