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为什么是西方统治世界(第3/11页)

新的国家要以新的方式与周围的地区打交道,这就在它们的边境产生了更具破坏力的社会矛盾。它们不得不试着应对这些矛盾,当它们把事情弄糟时——或许就像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乌鲁克、公元前2300年左右中国的陶寺以及公元前2200年和公元前1750年之后的西方——它们就陷入了混乱。每一次崩溃又带来一段时期的环境变化,我认为,可以将这个天启骑士加入另外四个天启骑士。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糟糕的破坏和崩溃,但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弹性和更强的恢复力。公元前1550年后,西方的城市以及国家从灾难中恢复过来,并向地中海东岸发展。接着,东西方间第二大地理差异开始发挥作用:东方没有哪一个地方像地中海一样,能够提供廉价、便捷的运输。但是,和其他地方一样,地中海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当社会发展指数达到24分的时候,它产生的破坏就无法控制了。并且在公元前1200年,天启骑士再次降临。西方核心地区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的重创,进入了长达几个世纪的黑暗时期。

由于发展的悖论,冰河时期末期,地理因素使得西方在社会发展方面长期领先,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崩溃无法预测。有的时候,一些不同的决定或者一点小运气就可以延迟甚至阻止灾难,我们的选择相当重要。要突破24分的硬上限,国家要重新进行组织,发展一种全新的思维来研判世界,从而创造所谓的第一波轴向思维。公元前1200年左右,西方人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他们社会发展的领先优势被缩小了;在公元前的第一个千年,西方人和东方人都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因此在接下来的1000年里,他们并驾齐驱。

东方和西方一样,都建立起了集权的国家,然后发展成为成熟的帝国。公元前200年后,地理的意义又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罗马帝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社会发展指数超过了40分。到公元1世纪,社会发展又达到了硬上限。不过同时,罗马帝国以及汉朝的兴起也改变了东西方之间距离的意义。欧亚大陆两端有大量的财富,商人和游牧民也就有了新的理由进行迁移。他们尝试着连接起核心区域,于是开始了第一次东西方交流。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天启五骑士首次同时出现在核心地区,带来货物和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菌。罗马帝国和汉朝非但没有突破这个硬上限,反而在公元150年时都崩溃了。

东西方都进入了新的黑暗时期,在此期间,第二波轴向思想(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大乘佛教)替代了第一波轴向思想,但是它们崩溃的方式并不相同。在西方,德国的入侵者攻入了地中海西岸相对落后的地区,核心地区在地中海东岸发展起来。在东方,亚洲腹地的侵略者摧毁了黄河流域较为发达的地区,核心地区转移到长江以南次发达的地区。

地理上的差异带来了巨大的差别。公元450年,长江流域出现了发展稻作农业的区域;到了公元600年,中国又重新统一;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连接长江和黄河的大运河成为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它对于中国的意义就如同地中海对于古罗马的意义。不过在西方,阿拉伯人虽然强大得可以摧毁地中海的核心地区,但却不足以重建这些核心地区,社会发展一路下跌,直到公元700年。

公元541年左右,东方的社会发展领先于西方(这证明了西方并不是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到了1100年,东方的社会发展达到硬上限。由于经济的发展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制铁工人开始利用化石燃料,发明者创造出新的机器,宋朝的知识分子努力寻求真正的中国文化复兴。但是就像1000年前的罗马帝国那样,宋朝也无法打破这个硬上限。

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早期发生的事件和发生在第一个千年的事件是相似的,只不过要将东西方对调而已。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第二次东西方交流,并且再一次解放了五个天启骑士。东西方的核心地区都衰退了,只不过在东方衰退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在西方,地中海东岸社会发展程度更高的伊斯兰中心地带受到的影响最大。到了1400年,一个新的核心区域形成了,并且西欧开始了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