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后来居上:东方领先的世纪(第6/23页)
法老的成功一部分依靠政治活动,一部分依靠他们和贵族之间为共同利益而互相利用,一部分依靠华丽的粉饰,比如假装是神灵而不只是神灵的朋友,这些手段当然更容易成功。哪位当地的权贵不想为神灵服务?然而,为慎重起见,法老也创造了强大的符号语言。公元前2700年后不久,卓瑟法老(King Djoser)的艺术家设计了篆刻象形文字的样式,描述存在了500年的神王。人们看到一位不朽之人死去,卓瑟理解了其中神学的微妙,因此他设计了埃及王权的根本象征——金字塔——来保存神圣的法老的尸体。高450英尺的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50年左右,在1880年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超过它的高度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迄今它仍然是最重的建筑,重约100万吨。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几十年建造金字塔:采石,让石头沿尼罗河漂下,然后拖到建筑地。金字塔脚下的所谓工人村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给工人提供食物、指挥他们行动需要增加大量的官僚,加入工人群对于那些可能从未离开过家的村民来说肯定是一次变化非常大的经历。如果有人在金字塔建造之前怀疑法老的神圣性,那他们在金字塔造好后肯定不会怀疑了。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城邦的发展趋势和埃及相似,但是它发展得更慢、更谨慎。根据象形文字记录,每个城市被分为很多“家族”,每个家族包含很多一夫一妻制家庭。每个家族有一户家庭作为首领,组织土地和劳力,其他家庭按等级负责不同的事务,有些家庭在田地里工作,有些家庭制作工艺品,完成安排的工作份额,以此换取口粮。规模最大、最富有的家族理论上由神灵领导,可能管理成千上万英亩的土地和成百上千的工人。为神灵管理这些家族的人通常是城市的首领,由国王领导城市的守护神家族。保护守护神的利益是国王的工作。如果国王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守护神也会发达;如果国王没有做好,守护神也会没落。
公元前2500年以后,这成了一个问题。农业的发展让人们可以供养规模更大的家庭,人口的增长促使人们为了更肥沃的土地而争斗,也促使争斗方式变得更有效。有些城市战胜并占领了另外一些城市。其中的神学意义和埃及神王的死亡一样棘手:既然一个国王保护他的守护神的利益,那如果另一位自称是其他神灵的国王占领了这个城邦,这又意味着什么?有些牧师提出“庙城”理论,使宗教等级制度和守护神的利益独立于国王。成功的国王为回应这种理论,声称自己不仅仅是神灵的代表。公元前2440年左右,一位国王宣布他是他的守护神的儿子,还有人创作了诗歌,描写吉尔伽美什国王如何在世界之外旅行以寻求永生,这些诗歌开始传播,成为《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中的一部分,这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巨著。
统治者寻找新的场所显示他们的威严,因此出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乌尔皇家墓地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墓地中华丽的金银殉葬物像埃及法老的金字塔一样,暗示着死者绝非凡人;74人被毒死给普阿比王后陪葬,这暗示着统治者为与神灵的关系而争斗对苏美尔老百姓来说简直是噩耗。
公元前2350年左右,冲突开始白热化,出现了暴力政变、武力征伐,还有革命性的财产和神权的再分配。公元前2334年,一个叫萨尔贡(Sargon)的人(意思可能是“合法的统治者”,虽然这很可疑,他可能是在夺权后开始使用这个名字)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名为阿卡德。现在这座城市可能埋于巴格达地下,还没有挖掘出土,这毫不奇怪。但是其他遗址的陶片记录着,萨尔贡并没有和其他苏美尔国王战斗,他劫掠了叙利亚和黎巴嫩,直到有足够的财富组织一支5000人的全职军队。然后他攻打了其他苏美尔地区,通过外交手段和暴力征服了那些城市。
教科书常常称萨尔贡为世界上第一个帝国创立者,但是公元8世纪前,埃及也有统治者统一国家,他们的做法并无二致。萨尔贡本人并没有成为神,但是在镇压公元前2240年左右的一场叛乱后,他的孙子纳拉姆辛(Naram-Sin)宣布,八位苏美尔神灵想让他加入他们的行列。苏美尔艺术家开始描述纳拉姆辛为尊贵的、超越生命和传统性质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