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争能力:工业变革带来的巨大差距(第8/16页)

图5.12 估计公元前3000~前1年西方战争能力的3种结果

我们当然可以从其他假设起步,比如说,从我们至今听说的第一支常备军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时间,公元前24世纪开始计分,但没有明显理由重视这些假设中的某一个而忽视其他。我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计0.01分,纯粹是因为这是一个便利的整数,但是也没有其他看似合理的假设能使社会发展指数显示出任何比较明显的差异来。

图5.12中最上方的线,显示了公元前3000~前1年按简单的算术增量增长的战争能力,中间的线显示了按几何量级增长的战争能力(即以每世纪8.65%的稳定增长率增长),最下方的线显示的是我对变化率的估计。(从公元前3000年的0.01分到公元前1年的0.12分,算术曲线和几何曲线都不是平稳上升的,因为涉及的数字实在太小,而最低分数是0.01分,上升线都不可避免地是曲折的。)

算术增长显然不符合实际。那意味着到公元前2200年时,阿卡德国王沙尔卡里沙里和埃及法老佩皮二世的军队(大部分人有青铜武器,但也有一些士兵只有石制武器,步兵几乎没有盔甲,军中没有战车或骑兵,只会构筑非常初级的防御工事)可以得0.04分,简直与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的军队(有铁制兵器、反射弓、骑兵和骆驼部队,会构筑坚固的城堡)一样强大了。那还意味着公元前1300年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军队(可得0.08分),像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的军队一样威武了。这两种结论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几何曲线似乎要可信得多,尽管该曲线掩盖了公元前1200~前1000年的崩溃,肯定过于简化了事实。公元前2200~前2000年的崩溃也对战争能力有巨大影响,但是又一次因为那个时期的分值太低(只有0.01分),无法在图中将衰退显示出来,除非我们假设公元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战争能力跌回到国家产生之前、青铜利用之前的水平,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我估计的增长率走向与简单化的几何曲线相差甚远。我的曲线在公元前3000年后缓慢起步,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的黑暗时代有所下降(从0.04分降至0.03分),继而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早期有一次快速增长。(无论在几何曲线上还是估计曲线上,公元前400~前300年的分数都是相同的0.07分,倒不是因为这段时期战争没有发展——这个世纪的军事水平从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重装步兵和三桨座战船发展到了亚历山大大帝和迦太基时期的各种武器协同的战术和五桨座战船——而是因为要把极小的数字凑成整数:公元前400年的分数恰好勉强超过0.07分,而公元前300年的分数不足以进到0.08分。)

几何曲线和估计曲线都显示,公元前13世纪,也就是国际时代的国王们似乎正要将东地中海地区变成一个单一大帝国的时期,当时的战争能力大致处于公元7世纪所跌回的相同水平(0.04分)。公元7世纪时,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都在分崩离析,阿拉伯的征服者们正企图夺回他们先前的领地。估计曲线还显示,古代的战争能力在约公元前900年时恢复到公元前13世纪的水平,当时诸如阿达德尼拉里二世等亚述国王也建立起大帝国。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我提出了这些看似合理的结论。最后,我的估计还表明,公元前200~公元200年罗马的战争能力与公元1300~1500年西方的水平非常接近——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应该会认同这个观点。

图5.13 公元前3000~前1年东方和西方的战争能力

难以评估的东方

2000年东西方的军事平衡

2000年东方最大的军事强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过尽管获得其军事力量的大体数字非常容易,给东方的战争能力打多少分却困难得多。

2000年时,美国与中国在市场交易率方面的投入比超过20∶1,在购买力平价率方面超过9∶1,美国核弹头数量对中国的优势超过25∶1,洲际弹道导弹超过10∶1,核潜艇为14∶1,航空母舰编队为11∶0。两军主战坦克的数量大致相当,但美国坦克的质量远比中国好得多。在从卡车到直升机在内的所有其他武器上,美国都占压倒优势。就总体技术能力而言,美国领先得甚至还要多。西方的军事主宰当然不是全面的,经常有分析家对美国海军是否敢在台湾海峡与中国众多潜艇和反舰导弹直接对抗表示怀疑;但中国在其近海之外几乎没有施展其军事力量,而美国却像个巨人一样跨坐在其他国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