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不必“三跪九叩”,要表忠心请原地跳舞【朝会礼仪】(第5/5页)

即使是在她们一生中最要紧的场合——婚礼上,新郎新娘小两口并肩在一起拜父母宾客,穿着大红喜服的新郎五体投地行“稽首”大礼,满头花钗的新娘也只需要一弯腰一拱手做个“肃拜”或者叫“女人拜”而已。估计这时候趴地的新郎们都在默默流泪呐喊,要求男女平等吧。

这种“女人拜”流行的另一个后果是——您猜对啦,因为身体动作更小、头饰掉落的风险更少,妹子们发髻上插的各种零碎物件就像通货膨胀一样风起云涌百花齐放······

最后要说,虽然一般情况下妇女不用叩头,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那就是要表示“谢罪待死”心情的时候。

其实这种时候男女要行的礼基本上一样,男子要“免冠顿首”,就是摘下帽子或者裹头发的幞头,把发髻披散开,叩头谢罪。而女子则要“脱簪叩首”,就是自己主动把固定发髻的钗簪拔掉,让长发垂落下来,磕头待罪。

所以,中古社会的成年人,无论男女,正常状态下头发都一定是要以各种形态梳绑固定在脑后的,只有犯人或者半疯癫状态的“出家人”才会披头散发的。您在所谓“古装剧”里经常看见的那种梳一半披散一半的发型,纯属品味低俗的现代人的发明创造。

如果您照猫画虎地给自己弄了个披发的造型穿越到唐朝,在街上没走几步,被城管发现了,要么被当作刚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犯人给抓回去,或者运气好点,被当作乞丐,挨上几棍子轰开禁止在主要大街上影响市容……这时候您就会跟我一起齐声大骂那些“古装剧”的造型师误人子弟、贻害无穷啦。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余云华.拱手·鞠躬·跪拜——中国传统交际礼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李斌城.唐文化研究·唐代上朝礼仪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