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最幸运的大陆(第4/10页)

加利福尼亚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保障了该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不错,该地区也有不稳定的因素,即加利福尼亚湾的缺口可能导致不同岩层的偶尔移动,这很危险(尤其是随后引发大火),但地震造成的灾难是暂时的不利,而宜人的气候却是永久的祝福。作为整个北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加利福尼亚的发展刚刚起步。

在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是一片三部分组成的宽广的河谷,北部是哥伦比亚高原,斯内克河与哥伦比亚河由此向东注入太平洋;南部是涡萨奇山脉和科罗拉多高原,科罗拉多河就是穿越高原中形成的大峡谷;中部两座高原之间是闻名的大盆地,从美国东部被赶走的摩门教徒选择此地作为永久的居留地。尽管这里的气候较为干燥(虽然大盐湖水量丰富,但含盐量相当高),但摩门教徒通过不到一个世纪的努力,使这里成为富裕之乡。

整个这一地区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以前曾经发生过剧烈震动。这可以以下面的事实为证:站在276英尺深的死亡谷谷底可以看到14496英尺高的惠特尼山峰的顶部——美国最高山峰。

落基山脉向东是广袤的大平原,北到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向西延伸到拉布拉多的劳伦斯高地和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俄亥俄河、阿肯色河和红河流经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由于这些河流的滋养,大平原成为世界性的大粮仓。马肯兹河、阿萨巴斯卡河、萨斯科彻温河这些河流,有的流入北冰洋,有的流入哈得孙河,因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结冰期,因此它们只给当地带来一些影响。发源于蒙大拿省黄石公园附近的密苏里河和发源于温尼伯湖与苏必利尔湖分界地的密西西比河,从源头到其入海口的三角洲都适宜船队航行。两河流域如同中国东部的长江流域那样富庶而人口稠密。

作为哈得孙湾、大西洋和墨西哥湾分水岭的是一块地势稍低的平原,该地区有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伊利湖通过一条较短的河流与安大略湖相连,因为尼亚加拉大瀑布就在这条河上,所以这条河是不通航的。航船要通过韦兰运河。连接休伦湖和苏必利尔湖的也是一条运河,即苏圣玛丽运河,通过这条运河船闸的运输总吨位比通过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基尔运河的总数还大。

五大湖区的湖水,先通过圣劳伦斯河,经圣劳伦斯湾,然后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类似于内海,西面是加拿大的高大山脉,东面是纽芬兰岛(1479年由意大利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发现,1500年设葡萄牙总督),南面是布雷顿角岛和新斯科舍岛和新不伦瑞克岛。隔开纽芬兰岛和布雷顿角岛是卡伯特海峡,它见证了一个事实:是意大利人第一次登上这片土地的。

加拿大北部,也就是所谓的西北地区,严寒的气候使白人望而生畏,白人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我们对那一地区知道得不多,除了一些关于本地独特的警察的传说。这片湖泊众多的土地原来大部分属于哈得孙公司。这家公司创建于1670年,正是这片海湾的发现者,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英国人——哈得孙死后的第59年。组建这个公司的“英格兰冒险家们”的确名不虚传,只是他们没有远见。如果再给他们半个世纪的时间,他们会杀光湖区两岸及森林中的动物(即使在繁殖季节也照杀不误),他们还无限制地向印第安人提供大量的酒,印第安人差点儿要在酒中毁灭自己。后来,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插手兼并了哈得孙公司的大部分领地。哈得孙公司成为了一处历史古董,尽管仍然在原来的地盘做生意,但与从前大不相同了,而是采用新的发展方式。

尤塞米提国家公园

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哈得孙湾和圣劳伦斯河之间,因受格陵兰岛冰雪海岸的寒流影响,这里气候寒冷,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但是加拿大的自治才刚刚开始,对拉布拉多的开发抱有乐观的态度。今天,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严重不足。

从政治上讲,加拿大是昔日帝国梦想破灭以后的产物。当乔治·华盛顿出生时,北美大陆的大部分还是属于法国和西班牙的,而英国的殖民地仅限于大西洋沿岸一小块孤岛,孤岛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敌人。早在1608年,法国人就在圣劳伦斯河口居留。逐渐地,他们开始向内陆地区发展。首先到达休伦湖,慢慢地侦察了整个湖区;然后发现了密西西比河的上游地区,占领了河谷地带,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到了17世纪末,法国人抢占的土地已到了落基山脉脚下,比西班牙人抢占的领地还要大。阿勒格尼山脉成为分隔法国、西班牙、英国和丹麦各国殖民地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