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宗教战争(第6/6页)
这是一场不幸的战争,到1648年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结束,像其他类似的冲突一样,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天主教国家依然信奉天主教,新教国家仍旧忠实于马丁·路德、加尔文和茨温利等人的教义。瑞士和荷兰的新教徒建立起独立的共和国,并得到其他欧洲国家的承认。法国占有梅茨、图尔、凡尔登等城市及阿尔萨斯的一部分。神圣的罗马帝国继续以外强中干的国家形式而存在,但已经有名无实,人力和财力已经大为匮乏,希望和勇气也不复存在。

1648年的阿姆斯特丹
30年战争带来的唯一好处是消极的,它使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再也不敢尝试战争了。既然谁也无法消灭谁,因此他们只能和平相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宗教狂热与不同信仰间的仇恨从这个地球上销声匿迹了。相反,天主教和新教的争吵终止了,新教内部不同派别的争执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荷兰,围绕“宿命论”的真正本质而展开的各种讨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宿命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模糊难解的神学观念,可在你们的曾祖辈眼里,它却是必须搞清楚的重要问题。这场争论的结果以奥登巴维尔特的约翰的人头落地而告终。约翰是荷兰著名政治家,在共和国独立的头20年,曾为共和国的成功做出过重要贡献,并且在促进东印度公司的发展上也表现出伟大的领导天才。在英国,这场争论导致了一场内战。
不过,在我为你讲述这场最终通过法律程序第一次将一位欧洲君主处以死刑的暴乱之前,我必须告诉你一些英国过去的历史。在这本书里面,我尽力为你们描述的,只是那些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理解当今世界状况的历史事件。如果我未曾提及某些国家,那肯定不是我存在任何的私人好恶。我非常希望我能告诉你们一些挪威、瑞士、塞尔维亚或者中国发生的事情,它们同样非常精彩。可惜这些国家对于欧洲16世纪和17世纪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我只能礼貌地鞠上一躬,略过这些国家。但是,英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个岛国的人民在过去500年间的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历史进程。如果缺乏对英国历史背景的适当了解,你将无法理解今天报纸上登载的大事。你必须知道,当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还处于君主专制的时候,英国是怎样发展成为一个议会制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