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第5/6页)


唐各道节度使表

【唐贞元十四年,贾耽十道录,凡三十节度,十一观察,与防御、经略、以守捉称使者凡五十。元和六年,李吉甫上郡县图,自京兆至陇右道,凡四十七缜。王彦威说,则谓自至德迄元和,天下观察十,节度二十有九,防御四,经略三。其后纷纭变更无常制。今据元和志列其四十七缜如下:】

关内道凤翔【治凤翔府】泾原【治泾州。】邠宁【治邠州。】鄜坊【治鄜州。】夏绥银(定难)【治夏州。】振武【治单于都护府。】丰州(天德军)【治丰州或天德。】

河南道陕虢【治陕州。】汴宋(宣武)【治汴州。】郑滑(义成)【治滑州。】陈许(忠武)【治许州。】徐泗(武宁)【治徐州。】蔡州(淮西、彰义)【治蔡州。】淄青(平卢)【治郓州。】

河东道河中【治河中府。】河东【治太原府。】泽潞(昭义)【治潞州。】

河北道河阳【治怀州。】魏博(天雄)【治魏州。】恒冀(成德)【治恒州。】易定(义武)【治定州。】沧景(横海)【治沧州。】幽州(卢龙)【治幽州。】

山南道荆南【治荆州。】金商【治金州。】山南东【治襄州。】山南西【治兴元府。】

淮南道淮南【治扬州。】

江南道浙西(镇海)【治润州。】浙东(义胜)【治越州。】鄂岳(武昌)【治鄂州。】江西【治洪州。】宣歙(宁国)【治宣州。】湖南(钦化、武安)【治潭州。】福建(威武)【治福州。】黔州(武泰)【治黔州。】

剑南道西川【治成都府。】东川【治梓州。】

岭南道岭南【治广州。】容管【治容州。】桂管【治桂州。】邕管【治邕州。】安南(静海)【治交州。】

陇右道陇右【鄯州。】河西【治凉州。】安西【治龟兹。】北庭【治庭州。】灵武(朔方)【治灵州。】

(安、史乱后,陇右四节度陷席吐蕃,而凤翔节度常带陇右之名,故称四十七镇。)


唐藩镇胡籍表:

朝代 姓名 民族 辖地 姓名 民族 辖地

1 睿宗景云时 贺拔延嗣 鲜卑 河西

2 玄宗开元时 阿史那献 突厥 碛西

3 玄宗天宝六年后【因李林甫言,多用胡人。】 安禄山 母突厥,父胡,本姓康,盖出西域康国。 平卢、范阳、河东。 夫蒙灵詧 羌 安西

李献忠 回纥 朔方 哥舒翰 突厥哥舒部 陇右

安思顺 突厥 朔方、河西 高仙芝 高丽 安西四镇

鲜于仲通 未详,或非胡人。 剑南 赵国珍 牂柯夷 黔中

4 肃宗时【以平乱功封者。】 史思明 突厥 范阳 李光弼 契丹 河东【代宗时为河南、淮南等节度使。】

王思礼 高丽 关内、泽潞。 贺兰进明 鲜卑 河南

荔非元礼 羌(见姓纂) 镇西、北庭 安抱玉 安息 郑东

仆固怀恩 回鹘仆骨部 朔方【代宗时判。】 白孝德 龟兹 镇西、北庭

5 代宗时 仆固瑒 回鹘仆骨部 朔方、行营 李宝臣 奚 成德

李怀仙 柳城胡 幽州、卢龙 李正己 高丽 淄青【至德宗时抗命。】

李光进 契丹 滑濮、渭北 鲜于叔明 未详,或非胡人。 东川

李抱玉 安息 泽潞、凤翔

6 德宗时 李惟岳【宝臣子。】 奚 成德 李纳【正己子。】 高丽 淄青

李怀光 靺鞨 朔方 王武俊 契丹 成德

张孝忠 奚 义武 李抱贞 安息 昭义

哥舒曜 突厥哥舒部 东都、汝州 浑瑊 回鹘浑部 京畿、渭北

尚可孤 鲜卑 商州 骆元光 安息 镇国军

论惟明 吐蕃 廊坊 裴玢 疏勒 山南西道

万纽于頔 鲜卑 山南、东道 李师古 高丽 淄青

王士真【武俊子。】 契丹 成德 张茂昭 奚 义武

7 宪宗时 李光进 回鹘阿跌部 振武 李师道【纳子。】 高丽 淄青

王承宗【士真子。】 契丹 成德 李惟简 奚 凤翔、陇右

李光颜 回鹘阿跌部 忠武、义成。 浑镐 回鹘浑部 义武

浑鐡 回鹘浑部 天德军

8 穆、敬、文、武、宣时 王承元 契丹 义成 王延凑 回鹘阿布思族 成德

史宪诚 奚 魏博 张茂宗 奚 兖海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