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第4/6页)
其方镇兵奉命征讨,出境即仰度支供馈。
德宗时,出境又加给酒肉,本道粮仍给其家,一人兼三人之给。故将士利之,才踰境即止,月费至钱百三十余万缗。
每小捷,辄张其数以邀赏,实欲困朝廷而缓贼。
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疏:“闻魏博一军,累经优赏,兵骄将富,莫肯为用。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近二十八万缗!”今按:田弘正归命,即赏钱百五十万缗。
朝廷财力竭,则以官爵赏功。
诸将出征,皆给空名告身,自开府、特进、列卿、大将军下至中郎将,听临事注名。【唐会要五十七:“天宝以来,每年以军功授官者十万数,皆有司写官告送本道,兵部因置写官告官六员。无何,吏部司封、司勋,兵部各置十员。大历以后,诸道多自写官告,写书官无事,遂罢。】诸将但以职任相统摄,不复计官资高下。大将军告身一通,才易一醉。凡应募入军者,一切衣金紫。朝士僮仆,多衣金紫称大官,而执贱役。【张巡在雍邱,一县千兵,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德宗避难奉天,浑瑊童奴黄岑力战,封渤海郡王。僖、昭时,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
至于动议裁兵,则相聚山泽为盗,利未见而祸已成。
穆宗时,两河底定,宰相萧俯与段文昌谓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乃密诏天下镇兵,岁限十之一为逃死不补,谓之“销兵”。既而籍卒逋亡无生业,啸聚山林为盗贼。会朱克融、王延凑乱燕、赵,一日悉收用之。朝廷调兵不充,乃召募市人,乌合,战辄北,乃复失河朔。府兵制非吏治上轨道不能行,即裁兵亦非政治有整个办法,则往往害转胜于利也。
禁军粮乏,至脱巾呼于道。
贞元二年,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拘我于军而不给粮,我罪人耶?”会韩滉三万斛至陕,德宗喜,遽谓太子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而廪赐既优,则遂以营籍为利薮。
长安贵家高赀子弟,乃至行贿赂,窜名军籍,世袭罔替。既避赋役,又侈服怒马以诧于市里。一旦寇来,则哭于家,出资雇贩区病坊代行。
这全是唐代黩武政策所招的惩罚。
唐藩镇兴灭简表:
时代/镇名 卢龙 成德 魏博 昭义 平卢、淄青 彰义 义武 沧景 宣武
治幽州。后改曰幽州,兼称范阳。 治恒州。 治魏州,一名天雄军。 始治相州。后治潞 州。改名泽潞。 治青州。 后治郓州。 治蔡州,即淮西,一名淮宁。 治定州。 治沧州,一名横海。 治汴州。
肃 侯希逸
代 李怀仙、李希彩、朱泚、朱滔(泚弟) 1李宝臣 田承嗣 薛嵩、薛萼(嵩弟)并于田承嗣。 侯希逸、李正己 李忠臣、李希烈 1刘玄佐
德 朱滔、1刘怦 2李惟岳、1王武俊 田悦(承嗣侄)、田绪(悦从弟) 李正己、李纳、李师古 李希烈、陈仙奇、吴少诚 1张孝忠(李惟岳牙将) 1程日华(张孝忠牙将)、2程怀直、1程怀信(日华侄) 2刘士宁、2李万荣、2李乃
宪 2刘济、3刘总 2王士贞、3王承忠 田季安、田弘正(承嗣侄) 李师道(灭亡) 吴少诚、1吴少阳(少诚养弟)、2吴元济(灭亡) 2张贸昭
穆 刘总、张弘靖、朱克融(滔族孙) 田弘正、王延凑(武俊养子) 田布、史宪诚 刘悟(李师道将)
敬文武宣懿僖昭 朱克融、李载义、杨志 诚、史元忠、陈行泰、张绛、张仲武、(子)直方、张允伸、张公素、李茂勋、(子)可举、李全忠、(子)匡威、匡筹。并于李克用、使刘仁恭为帅。 (子)王元达、(子)绍鼎、绍懿、(子)景崇、(子)镕。一姓相袭、凡百年,并于李存勖。 何进滔、(子)重顺(弘敬)、(子)全皡、韩君雄、(子)简、乐彦祯、罗弘信、(子)绍威、并于朱全忠。 (子)刘从谏、(从子)稹,三传而灭。(在武宗时。)孟方立,并于李克用、朱全忠。 王敬武、王师范、并于朱全忠。 其地归朱全忠。 王处存、(弟)处直,并于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