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香头的完成典礼(第4/7页)

当将香坛的门关闭之后,先焚起一股香,由辈分最高的香头,从盛神像的木匣中将用纸塑画的神像轴很恭敬地捧出来,所有在堂的执事人全都向其参拜。参拜之后,由辈分次高的一个香头,手提神像轴,朝外面跪下。辈分最高的那个香头,也就是“开光者”,跪在神像的前面。捧铜盘(铜盘所盛的东西,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和捧面盆的人跪在“开光者”的一边。另外还有“呈物者”跪在“捧盘者”的旁边,“许愿者”(就是许愿安龛塑像的人)跪在“开光者”另外的一边。跪齐之后,便起始动作,其程序如下:

1.“净面”:由“呈物者”将铜盘中的手巾呈给“开光者”,后者用双手拿着手巾,在盆里面作蘸水的模样,然后向神像的脸上略为拂拭,便递给旁边跪着的“执事者”。当做每一种动作的时候,都有一两句颂词,但是香头对此绝守秘密,问他坚不肯说。

2.“梳顶”:由“呈物者”将梳子递与“开光者”,向神像发顶上做梳理头发的样子。神像若是男性,须要梳他的胡须。梳毕将梳子交给旁边跪着的“执事者”。

3.“挑鬓”:由“呈物者”将银簪递给“开光者”,在神像两鬓角作左右分挑式,挑毕将簪递与“执事者”。

4.“开光”:由“呈物者”将净水倒在朱砂盘里面,用白芨磨之,再将新笔呈给“开光者”。“开光者”拿着笔蘸着朱砂,向神像两目的瞳孔上、两耳窍、两鼻窍、口窍各点一朱红点。据该香头说道按规矩不用朱砂,而是用一只活雄鸡,以银簪刺鸡冠出血,用笔蘸此血开光,用朱砂是一种变通的办法。

5.“照镜”:由“呈物者”将镜子交给“开光者”,后者拿着镜子向神像面前照三次,再转向“许愿者”和本坛香头胸前照一照,口中念道“二目重光,心明眼亮”(按,此二句祝词,为该香头所告的,以前各种动作的祝词,则坚持不肯说)。

以上五种仪式动作,合起来叫做“开光”。完毕之后,所有跪着的香头全都立起,先由“开光者”将神像接过来,很恭敬地悬到龛里面,又将五色线缕和红绸全都系在铜钱的孔上,再将铜钱钉在龛内的顶上,就相当于建筑房屋时“上梁”的工作一样(“上梁”在建造房屋的历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再将“压坛布”从正中扯开,分挂龛的左右,就如同佛前的佛帘形式。(但是,此布并不做佛帘之用,在“安龛”一个月之后,择一个“吉日”便行撤去。)然后,从“许愿人”、本家香头起始,各香头依照辈分顺次叩头。叩头完毕,将门打开,任人瞻仰。

我们现在须要将“安龛”典礼的前后加以详述。作者此处要将苏钦儒先生著《李香头家安龛塑像观礼记》,撮其大要叙述如下:

“请柬”:“安龛”的人家在典礼举行的前几天,要向亲友和本门各香头下请柬,名之为“请善会”。请柬的形状是白色封筒,中间黏着红签。因为是主人亲身送致,所以在红签上并不写所请者的名字。封筒内装“红单帖”,将请善会的原因、日期、地点都写在“帖”上,其形如下:

在请柬上写明的日期乃是正期。其实许多典礼和“安龛”在正期的子时起始举行,依照普通习惯上说,乃是正期的前一晚。此次“安龛”的时间,在十月廿四日夜间,在晚八点的时候,“坛几”上善男信女便陆续来到。每个来宾进门先要向神龛参拜,由“压坛者”(即一切礼仪的指导者)张斌香头取高香一股,在“海灯”(佛前的油灯)上燃着,交与参拜者,参拜者双手将香高举致敬,签在炉中,跪在黄布蒲团上行一跪三叩首礼,旁边有打磬的人。

在大龛的左边,放着“安龛表”。“表”的构造,外面是一个黄色素封筒,折叠矗立成长方形,长约四尺,宽约五寸,中间所粘的花签为红色,上面印着荷叶帽,下面莲花托,两旁分立三四个仙人,中间写着“六圣仙词”,这是李香头此辈的“堂号”(师父给取的“堂号”),因为李香头在本门中是第六辈,她的师父的“堂号”叫做“五圣仙境”。堂号由写表文的人同时填写。下面是表疏封筒和安龛表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