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洗刷污名(第10/10页)
⑦Okakura, Yoshisaburo,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Japan(冈仓由三郎:《日本的生活与思想》),伦敦,1913年,第17页。
⑧四十七士:参阅本书第十章(第180页至第186页)。——译者
⑨乔治·桑塞姆(George Bailey Sansom 1883—1965)英国外交官、日本史专家。1904年起长期在英国驻日使馆任领事、参赞。一战期间、二战期间曾在英国军事部门供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1935—1936、1940一1942)。二战后任联合国远东委员会英国代表。著:National Grammar of Japan(《日语语法》,1928)、Japan: A Short Cultural History(《日本文化简史》,1931初版1962修订)、The Western World and Japan(《西方世界与日本》,1950),History of Japan(《日本史》,3大卷,1953、1961、1963)等。——译者(照片)
⑩希律王(Herod the Great):犹太统治者(传说公元前37年至公元前4年在位)。以残暴著称。耶稣诞生时,他听说一新生婴儿(指耶稣)将成为未来的“犹太王”,搜索不得,竟下令在一夜之间将伯利恒城内及四境两岁以下男孩全部杀死。(见《新约·马太福音》第二章)——译者
⑪应是生麦,位于横滨市。著者误以为是在萨摩。——日译者。中译者按:当时是萨摩藩兵队列通过生麦村,理查森欲横穿队列,引起纠纷而被杀害。著者因此误以为在萨摩。
⑫指“开成所”。——日译者。中译者补注:开成所(1963—1968)是幕府的洋学机构,教授荷英法德俄各国语言和数理化天文地理等近代科学,培养了一批优秀洋学者。明治政府成立后改称“开成学校”,1877年与其他机构组成东京大学。——译者
⑬见F. H. Norman,前引书,第44—45页及注〔85〕。——日译者(中译本第47页及注⑬)
⑭此处应称“萨英战争”,不应称“生麦事件”。萨英战争:1862年8月生麦事件后,英国与幕府和萨摩藩谈判未成。次年7月,英舰七艘炮击萨藩的鹿儿岛。萨藩态度迅速转变。11月,双方在横滨议和。此后,萨藩获得英国的支持。——译者
⑮下关:下关,亦称马关。1863年5月,长州藩“尊王攘夷派”对经过下关海峡的外国船只实行炮击。次年8月,英法美荷四国舰队炮击下关、登陆、破坏炮台。长州“尊攘派”失败后改变态度,转而采取“开港讨幕”战略。长州藩,亦称:萩藩、山口藩,在今山口县境内。——译者
⑯F. H. Norman:《日本近代国家的诞生》,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