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乌鲁木齐:睡在天山上(第6/6页)

空姐站在机舱门口,提醒大家本次航班确实是飞往伊宁。我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等待飞机起飞。伊宁离这里只有90分钟的路程,但是我们首先得飞过天山的一个支脉,再越过5500米高的婆罗科努山顶峰。我乘飞机旅行已有45个年头了,但当我们把乌鲁木齐甩到身后飞近婆罗科努山的时候,发现我们离山如此之近,只比亲身走在山顶差那么一丁点儿。如果山上有野羊的话,我们肯定能看得清清楚楚。当时已接近20世纪尾声,但飞行还是全凭直觉行事。我不禁回想起母亲给我讲过的有关早期商业航空的一些故事。60年前,她是美国第一届空乘专业毕业班的空姐之一,当时在美洲航空公司服务。那个时代,空姐仅凭一张漂亮脸蛋儿还不足以取得飞行资格,还必须是注册护士。乘飞机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还是一种冒险行为,只有那些火急火燎赶时间的人以及疯子才会乘坐飞机。

据我母亲讲,飞机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会降落在机场以外的地方。有时是为了躲避糟糕的天气,有时候是为了加油,而有时仅仅是为了搞清楚他们到底身处何地。此时此刻,我们至少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是在这个位置。我们正在5500米高的婆罗科努山顶峰以上300米处飞行。伊尔-224型飞机螺旋桨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淹没了机上同行乘客们惊恐的喘息,他们和我们一样,搞不明白飞机为什么飞得这么低,以至于雪崩激起的水晶般的雪尘都在我们眼前清晰可见。

天山是乌鲁木齐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与以西的伊犁河谷的分界线,而婆罗科努山则是天山最北端支脉中的最后一座雪山。显然,机长在利用绝好的天气省油,他飞得如此之近,我们马上就要掏出念珠来了。各路神仙肯定都来到了舷窗外面。好在我们安全地飞过婆罗科努山犬牙交错、白雪茫茫的顶峰,开始缓缓下降,飞机掠过一片宽广的高原,上面点缀着哈萨克牧人的白色毡房。它们看上去像数不清的蘑菇——我说的是毡房,不是牧人——当然,我们也能看到牧人们,飞机飞得太低了。几分钟之后,高原一分两半,我们沿着伊犁河向西飞往伊宁,这里是我们丝绸之路上经过的又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