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记·贰(第3/5页)

深宫各处冲杀和破门的声音余波未息,羽林军来回奔驰传令的马蹄声、宫娥侍从惊恐的哭喊声混成一片。每一簇火把聚集的地方,都在进行着没有鼓角奏鸣却一样凶险的围剿之战。刚刚立下功劳的士兵们狂风一般卷出了公主的寝殿,汇合到胜利在即的阵列中去。而被他们抛在身后的满地狼籍中,只有那条美得过分的裙子,在血泊和火焰中依然闪着金色妖异的光……

(三)

九成山的早晨依然清新明净,山间萦回宛如飘带的烟霭被染成了浅浅的薄桃色。可不知为何,沐浴着晨光在窗下对坐的人却看起来精神有点倦怠,连寻找话题对谈这种小事都变得十分勉强。

万安公主的脸色微有些苍白,端丽的眉目间罕见地凝着一丝欲言又止的神色,手中的黄釉浅口茶盏中是早起煎好的第一道新茶,却半晌也没有入口。而坐在她对面的李琅琊,也心不在焉地凝眸望向山间空翠,好像被这夏日最后一段美景完全摄走了心神。

万安公主抿了抿唇,在放下茶盏的同时打破了沉默。“昨晚我做了个怪梦……”

就在同一瞬间,李琅琊也从窗外收回了目光,用惯常的轻声细语陈述着属于自己的事实:“昨晚我做了个怪梦……”

时间静止了一刻,姐弟俩面面相觑,然后又一次喊出了相同的话——“怎么你也……”

当两个人最初的惊讶平静下来,向对方细细讲述那困扰安眠的梦境,自然是必要的事。然而随着那仿佛亲历的恶梦被一点点拼凑成型,越来越深的惊异就如同晴朗天边渐次堆积的雨云,那阴郁的颜色正在不容置疑地侵入到现实中来……

“我起初好像飘浮在空中,看到黑夜里的大明宫,处处燃着火把,处处都是乱兵……后来不知怎么,我又落下了地面,看到一队羽林军冲进寝宫……”

“那里有一位……一位公主正在对镜画眉,那些兵士斥责她是‘弑君的凶手’。她生得非常美丽,妆扮豪华绝伦,特别是那条绣满飞鸟的金色裙子……”李琅琊眉心紧蹙,低低接上了万安的话,同时看见了对方瞪大眼睛连连点头的反应。

“她最后被乱兵所杀,在那之前,她的皇后母亲就已经被砍下了人头。可一直到最后,她心心念念的都只有自己那条裙子——‘百鸟裙’……”万安公主忽然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掺了姜末和盐的茶已经不再温热了。她静了静,似乎在慢慢地体味着口中的苦涩,然后抬起眼直视着李琅琊。

“其实两天以前,我就开始做这个乱梦了。不过梦中的场景零乱,连不成片段。直到昨晚一切才清晰起来。所有的细节都明白无误——我们梦到的人,是安乐公主吧?”

安乐公主,大唐皇室一个禁忌的名字,她是中宗李显最小的女儿,降生于父亲被武则天废黜帝位,流放房陵的途中,童年时跟父母一起在远道荒州中艰苦备尝——也因为如此,中宗复位后,这个光艳慧黠的少女跟母亲韦皇后一起,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宠爱作为补偿。

那是朝堂中各方势力盘踞角逐,民间灾荒连连,大唐的前途暗昧难明的一段时光。这曾经颠沛流离的一家人却认为苦尽甘来,正是时不我待纵情享受的时候。一个父亲毫无理性的溺爱纵容很快让事态转向了疯狂——当世间所有的奢侈享乐和卖官售爵的游戏都玩得厌烦,这个被宠坏的女孩子开始梦想着,像祖母武则天一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是什么滋味——事实上中宗早已被骄纵跋扈的妻子和女儿架空了权力,所谓天下,早就握在了这对母女手中。可她们依然不够畅心快意,让人痉挛而死的毒药,就是她们送给软弱又碍事的皇帝最后的礼物……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深夜,二十五岁的临淄王李隆基率领羽林军冲进大明宫,韦氏亲族被斩尽杀绝,而大他一岁的堂姐,罪魁祸首安乐公主也被斩于乱军之中。她尊贵的头颅被悬挂在长安东市示众,之后又被剥夺了公主封号,追贬为“悖逆庶人”。关于她的故事,皇族子弟人人都清楚,但没人去提起,没人去触碰——这段深宫黑历史固然是当今天子建功立业的开端,但如此丧尽良心的皇后与公主,如此无能可悲的皇帝,也是皇室抹不掉的耻辱印记,大家都默契地装作早已忘记了她和她豪华如梦幻的逸闻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