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8/24页)
当天下午,尹朴修换了一件长衫,由牛队长把他拉到郊外的一处僻静的宅院,与史东陵见了面,详细汇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史东陵对尹朴修完全没有好脸色,冲动地把桌子一拍,吼道,糊涂!既然知道你们的假德国人身份随时都可能被汉娜母女揭穿,为什么不除掉她们?
尹朴修心情沉重地叹了口气,唉!都怪我掉以轻心,心存侥幸,把对方想得太善良了,我请求上峰的处分。
处分有什么用?史东陵气得在屋里踱来踱去,说,处分能把两个美国佬弄回来吗?两个人一旦落到汉口日本宪兵队的手里,不死都得脱层皮。唉!
尹朴修忙说,史站长,尹某罪责难逃,痛心疾首!我请求跟你一起赶回武汉,设法营救两位盟军飞行员,如果他俩不幸被害,尹某决心以死谢罪!
这吗还差不多。史东陵的态度明显缓和下来,说,那好,今晚就动身赶回武汉。
尹朴修忙说,站长,我还有一事禀报。
接着,他就把安迪和静姝的关系,她为什么找到了太湖边,以及分乘两艘轮船的事情原原本本地作了汇报。
还有这样的事?听完汇报,史东陵余兴十足,就说,甘愿深入虎穴,万里寻夫,今人更胜古人啊,这位孙小姐堪称巾帼英雄!这样,你就留下吧,明天去宜昌港接应她。你回头再赶往武汉。
尹朴修忙说,我跟孙小姐是同一个林盘的地邻,我深知她的脾气……
是吗?史东陵更来劲了,你快说说!
尹朴修说,她一旦得知安迪和吉姆落入敌手,她宁愿去死,也绝不会一个人返回大后方的。
哦!这种刀尖上舔血的事情,对一个女人来说过于残酷了,你还是动员她先回重庆吧!
她是宁肯死也不会走的。尹朴修试探着说,站长,你看我能不能把她带到汉口去,让她在营救她爱人的过程中出点力?
唉!史东陵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5
老尹,我很欣赏你破釜沉舟的勇气,但是,在宜昌郊外一处僻静的宅院,史东陵将话锋一转,至于能不能救出那两个美国佬,我没有一点把握……
尹朴修一听就急了,忙央求道,史站长,人是我弄丢的,我愿意接受任何处罚,但请你看在党国的分上,一定全力以赴,帮我救出这两个盟军朋友!
你这样说话我就不爱听了。史东陵把脸一沉说,我史某唯蒋委员长、唯党国马首是瞻,我毫无推脱之意,你能不能听我把话讲完?
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尹朴修赶紧赔笑脸说,史站长,请原谅在下的失礼,请接着讲!
你去过汉口没有?史东陵问。
没有,我只是坐轮船从那儿路过两次,一次是民国二十六年10月初去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大前天。
汉口大不大?史东陵问。
太大了!尹朴修说,武昌、汉阳、汉口排在长江南北两岸,那些房屋,那些轮船木船简直一望无涯!
明白大就好。史东陵说,汉口又称大汉口,中国的城市敢称大的,除了大上海,就是大汉口,战争爆发前都是世界闻名的十大国际大都市之一。汉口江汉关是仅次于上海的我国第二大海关,汉口港有轮船直达美国、日本、西欧和埃及。光在汉口设立总领事馆或领事馆的就有英、美、俄、德、日、法、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西班牙、芬兰、葡萄牙、刚果、瑞士等十多个国家。汉口在战争爆发前还是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芝加哥”的称誉。
哦!尹朴修对大汉口几乎一无所知,听了上面的一席话大为惊奇,忽然意识到自己必须多了解一点汉口,否则,要想成功营救安迪和吉姆那是无法想象的,就恳切地对史东陵说,我这人当兵之前从没出过川,转到第三战区以后又一直陷在江苏那边,我实在太孤陋寡闻了,恳请站长多给我讲讲汉口吧!
其实,史东陵也这是这个意思,如果尹朴修不对汉口的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的话,别说救人了,走在街上被人弄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于是,他索性拉开话题,给尹朴修讲起大汉口来。
史东陵告诉尹朴修,汉口的历史其实并不长,只有四五百年的时间,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水与长江交汇口形成了天然的避风港,汉水以北的大片低洼荒洲地带于是逐步发展起来,到清代嘉庆年间时已享有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盛誉。汉口之所以能够大发展,全凭着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的历史机遇。从19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要求设立租界起,在麻阳街太古下码头以南和江汉路以北的滨江地段,逐步形成了一块两三平方公里大的外国租界,成为“国中之国”,按地理方位从西南向东北排列,分别为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以租界的数量论,汉口仅次于天津;汉口租界面积排在上海、天津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但影响力却是内地各外国租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