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5/6页)

他早年写宫体诗,国破家亡之后,皆改作了怆然悲声,成了铜驼荆棘、黍离之悲、亡国残民的长歌当哭。

数百年后,元好问在亡国之后飘零湖海,四处为家,重见西山晴雪,江总旧迹。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故国一炬灰飞烟灭,俯仰已成陈迹,唯有年年花发如故,燃烧似流火……然而为此怅然泪下的,又何止是一个江令呢?

还有司空图,唐朝末年因不愿归顺黄巢与朱温,隐居在王官谷。

当时盗贼纷起,霍乱多地,因为他清名在外,素来都避开了他的隐居之所,因此有众多文人为了保命,前来寻求庇护。

司空图本可以置身事外,寄情烟水,了此余生,但还是选择了在唐哀帝死后殉国。

还有黄宗羲,年少为报复仇枕戈泣血,孤身进京刺杀魏忠贤,青年武装抗清水师周旋海上各地,暮年避居终身不仕清廷。

死后无碑无坟无棺材,只在身下放了一块青石板,以成全“速朽”之意,干干净净地消融在天地间。

还有柳如是,扁舟一叶寓居飘零西湖之上,亡国后半生泪洒只堪遗恨,绛云楼前碧水悠悠怅对斜阳,故园红豆俱成劫灰。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

此刻,获奖者们这么一想,真是有太多的离乱痛苦本该在他们的命运中发生,现在却都已经被改变。

譬如庾信、江总、黄宗羲、柳如是等人,他们的国家根本就不会亡,灭亡的只有敌对势力。

司空图、元好问等人虽然无法更改国运,却决定了开设书院,传承星火,改变了个人的凄惨凋零命运。

“这个纪念奖确实名至实归”,沈约也不禁感叹道。

多少的灿烂辉煌文化结晶,醉里华年楼头鼓角,流绪微梦吉光片羽,本该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却因为天幕降世得以保留下来,这真是泰棒辣!

我们诗会的颁奖以此而终结,非常之完美!

当然,纪念奖获得者里边也有一个不一样的存在,那就是王贞仪。

她改变命运的方向,倒是跟国仇家恨完全不沾边,而是在于本来她的才华被埋没了,如今却已经扶摇直上,成了大一统新朝帝国的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贞仪领奖的时候,没忘了cue一下视频那头的王莽:“承蒙陛下青眼,德卿此生有幸。”

王莽现在不仅是她的上司,还是她的好朋友和搞事伙伴。

倘若换一个时空,她或许也会得到重用,但绝不会得到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所到之处,如朕亲临。

王莽子一听,顿时骄傲地挺直了腰板,发出了盒盒盒的笑声。

没错,朕就是这么一个慧眼识珠的大天才!

……

所有奖项都发布完毕,诗会至此圆满结束。

在宾客离席之前,李清照衣冠琅然,羽佩铿鸣,信步走上来宣布说:“散会后,请九州书院的师生们即刻前往刘宋帝国,参加书院开学典礼。”

众人欢然称是。

萧纲、刘令娴等许多学生都下意识长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开学了,黄宗羲的作业已经提前布置了一大堆,数量之多,真如山海倾塌一般。

甚至连其他老师都有紧随着一起卷的趋势!

即便是韩信的军事课这种本该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都提前让大家看了许多兵法阅读资料,听他在群里说,等小朋友们开学学习拉丁语后,就连《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高卢战记》这种书都要加入课程材料清单,这搁谁身上遭得住啊。

“提问”,张煌言积极举手,“我等并非书院之人,能否前往观看开学典礼?”

李清照一怔,深思道:“去倒是可以去,只要跟我们一起穿过光门就可以了,但就怕你回不来。”

毕竟微缩传送门的总数量是有限的,到时候来客该怎么离开刘宋帝国,还真是一个问题。

张煌言也想明白这个逻辑,叹了口气:“唉,好吧。”

于谦见他神情沮丧,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苍水,你可以和我共用一个传送门。”

张煌言眼睛一亮,却听他又带着一丝迟疑地徐徐说:“理论上来说,微型传送门只能一人使用,不过多带一个人应该也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