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例钱(第5/5页)

“什么?”楚王惊得直起身子,连连摇头道,“这绝无可能。从现在起废除例钱便罢了,那之前的收入,如何有退还的可能!”

“灵均并非有意为难大王,只是灵均着实不知,若不退例钱,这些农奴何以为继。”

楚王已疲惫至极,摆摆手道:“灵均,凡事缓则圆。你这么做,农奴生活即刻好转,却是逼农奴主起事。农奴主在楚国皆是旧时分封贵族,势力俱在,一旦群起,必是大乱。”楚王一顿,挥挥手道,“不谷今日乏了,退下吧。”

屈原望向身边昏厥的老者,沉下心向楚王道:“灵均万死,再说一句便走。求大王准许农奴主退还半年的例钱,让农奴至少渡过眼下的危机。”

楚王轻轻一叹,沉声道:“好吧。但你执意如此,必会惹来事端,你好自为之。”

屈原扑通跪下,伏地深深一拜:“楚国有大王,是农奴最大的福祉。”

“大王,我近日听说,屈原要在权县取消例钱?”

楚王心里一紧,暗叹被太后叫来花园散步,原来是为此事,只得如实道:“是有此事,儿臣已应允。母后不知,权县农奴主将例钱一涨再涨,农奴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大王难道不知,治大国若烹小鲜,万不可操之过急,凡事徐徐图之。例钱既是一天天增加,想要取消,也应一点点减少。屈原此举,于权贵无异炸雷之响。”

楚王如何不知这些,但那“林鬼”之相确实在他眼前挥之不去,而那日屈原之请愿,也当真让他无法拒绝。

太后见楚王不语,轻轻一叹道:“我素知大王心软,必是听说权县农奴惨状,一时应了屈原。但大王是一国之君,整个楚国的命运在您手上。楚国刚刚经历过战争,如今亦经不起动荡,而用利益稳住权贵,以权贵间互相制衡稳住楚国,是最有效的方法。”

楚王终于忍不住道:“母后若是亲眼看见那些农奴惨状,必会理解孩儿的决定,亦无法再容忍农奴主胡作非为!”

太后怔怔地看向楚王,无奈一笑道:“这么多年,是谁在替你管理农奴?大王,切勿与那屈原一样,口诛笔伐要声讨农奴主。你竟忘了,你是这楚国最大的农奴主。”

一语诛心,楚王忽然怔住,良久,才缓缓道:“若果真如此,儿臣便与那屈原一道改写这农奴主可憎的面孔。”

说罢对太后一施礼,拂袖而去。

权县。县署。

百姓齐齐聚集,纷纷喜道:“屈大人有什么好消息,要我们都来?”片刻后,朱耳捧一卷竹简出来,看着众人高声道:“屈大人令,从今天起,农奴耕种土地,自取所实,不再向农奴主缴纳例钱。农奴主需在三日之内,将半年内所征例钱全部返还。有不从者,罚之十倍;恶行更甚者,没收土地,充交国库。”

人群忽然沸腾,惊叫欢声一片,权县数百年,何曾出现如此盛况,长者无不老泪纵横,连幼童亦被气氛感染,四处欢唱跑跳。

巨大的欢庆中,程虎与刘歪嘴沉着脸挤出人群,往景连府上奔去。

景连阴沉道:“去郢都打听消息的人马上就到,你们少安毋躁。”

正在这时,门一响,有人气喘吁吁地进来,景连急迎过去问道:

“莫敖大人怎么说?”

“景大人说,大君被屈原迷了心窍,即便太后出面,也执意要取消例钱。”

景连心中深深一凛,仍稳住镇定心神道:“景大人可有对策?”

那人一怔,迟疑道:“大人说,让您,按惯例办。”

景连挥手让他下去,神色越来越阴沉。他缓缓走到案边,斟一杯酒,一饮而尽,摔杯道:“好,总要有个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