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例钱(第4/5页)

景颇松了口气,赔笑道:“太后所言极是,这几百年的祖制,轻轻一碰,就得多少人伤筋动骨。”

太后叹道:“这屈原太年轻,处事只凭悍勇,有大王偏爱,更加有恃无恐。你们放心,哀家会提点他。”

楚宫。兰台。

宫人已去通报屈原求见,片刻之后,楚王与郑袖语笑嫣然地出来。

屈原深深一施礼道:“大王。”

楚王一抬手,自领了郑袖去那玄色蟠龙雕花几案前坐下,看向屈原道:“灵均如此着急求见,所为何事?”

屈原静色道:“大王恕罪,灵均今日特来为大王献礼。”

楚王一怔,皱眉道:“灵均,有何事?但说无妨。”

屈原不答,将一只木餐盒送到楚王案上,缓缓道:“大王,盒中是这世上绝无仅有的食物。”

楚王看他那神色,自知有异,不想郑袖闻之却抢过那木盒,边开边道:“莫非比大王寿宴上景莫敖所献的还特别?”话音未落,便“啊”的一声尖叫,就将那木盒一把扔了出去。

霉烂的果子、腐坏的肉块散落一地,难忍的气味在兰台蔓延开。楚王沉着脸道:“屈原,你这是何意?”

屈原却静色道:“屈原只是想问大王,这些食物可是人吃的?”

楚王默然。郑袖掩袖叫道:“莫说人吃,便是鬼也不会吃吧!大王,赶紧令人清出去,臣妾几乎要呕吐了。”

楚王不动。屈原一拱手道:“大王,屈原今日带来一人,可否请他上殿?”

楚王阴沉道:“宣。”

“谢大王。”屈原回身示意,一位形容枯槁、遍身污秽的老人颤颤地走上殿来。看他白发凌乱、脸色灰青、眼神空洞,楚王浑身一震,不觉后背冷气森森,若是真在山野阴处见到,必会惊骇不小。

屈原长揖礼道:“禀大王,这位老者被人叫作‘林鬼’。他尚能走动,臣才能带他来见大王,而在那权县,比他更为可怖的‘林鬼’遍布山林。”

楚王默然片刻,沉声道:“何以至此?”

“权县的农奴主串通一气,横征暴敛,向农奴收取的土地例钱高达九成。对普通农户,征收九成例钱,且一次收取一季,是不可想象之事。如果按数上交,一家人将活活饿死;如若不交,即会被打死。农奴们活不下去,稍有能力者离开楚国,或是离开权县,那些无力走远的,就逃到山林之中,与野兽争食。”

屈原静静说完,身边那“林鬼”已老泪纵横。

楚王沉默半晌,静色道:“你说的,可都属实?”

“句句属实,楚王若身临其境,只觉更甚。”

身临其境……楚王一怔,心中无限惊惧与哀叹。

“灵均,你想要不谷做什么?”

“废例钱。”屈原看向楚王道。

楚王大惊,霍地站起身道:“这如何可能!”

废例钱,这意味着撼动多少人的命门,那些先帝分封的王公贵族的圈地,是无数家眷的大半经济来源。

屈原却正色道:“大王,废除例钱,已迫在眉睫。例钱一日不废,农奴就一日不得安生,就会有更多的人成为‘林鬼’,甚至离开楚国。”

楚王脸色阴沉道:“你可知道,征收例钱是几百年的祖制。这土地是农奴主所有,征收例钱,合于法理。”

“这土地是农奴主的,更是楚国的。大王心中将每个百姓都看作自己的子民,为何农奴主锦衣玉食,而农奴终日劳苦却不得果腹?难道大楚的王恩只惠泽农奴主吗?”

身边那“林鬼”哭得颤颤巍巍,忽然站不住,轰然倒地。

楚王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气氛凝滞,整个兰台只有铜壶滴漏之声。方才那案食的腐气仍在,让人不悦的气味,一下一下冲击楚王此时剧烈挣扎的内心。

“屈原,你这是在逼不谷。”楚王闭目道。

“屈原没有逼大王,大王犹豫,是大王在农奴主的利益和大王的良心间挣扎。”

楚王捂住胸口,深深呼吸。屈原亦沉默不语。

许久,楚王睁开双眼,缓缓叹道:“灵均所言,句句诛心,此事,就按你说的办吧。”

屈原长呼一口气,深深一拜道:“灵均千恩万谢。”顿一顿,又道,“只是,屈原还有一个请求。”

楚王苦笑一声,无力道:“且讲。”

“屈原恳请大王,让农奴主把之前的例钱如数还给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