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恩怨难分悲侠士琴箫合拍觅知音(第6/12页)
云瑚道:“陈大哥,原来你的小名叫小石子,我现在才知道。”
舟子笑道:“我和陈大哥小时候都是互相叫对方的小名的。他的名字是陈石星,我唤他作小石子,我的名字是刘铁柱,他就叫我小柱子。”
说话之间,小舟已是顺流而下,在平如镜面的漓江之上,滑行于波光岚影之间了,叠彩山、还珠洞、伏波山等奇峰异洞,随着船身的移动,缓缓向后退去。不多久已是过了穿山和斗鸡山。穿山矗立江心,有岩洞可容小舟通过,据说是汉朝的大将军马伏波一箭射穿的。斗鸡山形如振翅昂头的公鸡,气象峥嵘。云瑚不禁欢喜赞叹,说道:“我以前读韩愈的诗,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还以为是诗人的夸张,天下哪有这样清丽的山水?如今身立其境,果然是如在画图。”
陈石星道:“写漓江这一带风景的,还两句名诗: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是明初俞安期写的。”
云瑚躺在舱中,仰望山景,笑道:“果然是枕底涛声枕上山。写得真妙。”
舟子忽然笑道:“你们谈的什么诗词歌赋我都不懂,不过喜欢坐船到阳朔去看漓江风景的外地客人可真不少,尤其是这两天。”
陈石星正想向他打听,乘机问道:“这两天有许多外地的游客雇船到阳朔去吗?”
舟子说道:“是呀。前天就有几个北方口音的客人要雇我这条船,后来他敢情嫌我这条船太小,改雇了贺老三的那条大船。”
陈石星道:“阳朔有什么奢拦人物吗?我的意思是说像一柱擎天雷大侠这样的奢拦人物。”
舟子说道:“不错,我想起来了。阳朔有个富豪,听说家里养有许多武师,他本身也会武功。当然没有雷大侠的名头那么响,但也远近知名。听说他过几天做六十大寿,说不定那些外地客人是从各处赶来给贺寿的。”
陈石星忙道:“那个人是谁?我却不知阳朔有这么一位奢拦人物。”
舟子说道:“这人姓杨,名虎符。听说他的家就在碧莲峰上。我也是这两年常去阳朔,才听人说起他的。”
陈石星心里想道:“在江湖上我可没有听人提过杨虎符此人,恐怕只是阳朔的土皇帝一流人物吧?以他的身份,恐怕也还不配请得动八仙迎客?但也许是我见闻不广,且待到了阳朔,再查个明白。”当下问道:“今天有没有外地的客人坐船到阳朔去,你知道吗?”
舟子说道:“雇船的外地客人,昨天起就没有了。你知道的,走水路到阳朔要三天两夜,比走陆路慢得多,走水路的客人,大概都是想从容浏览风景,所以提早动身。要是今天才坐船去,就赶不上那位杨大爷的寿辰正日了。”
陈石星正是担心走陆路会碰上江湖人物,惹起注意,才走水路的。听了舟子朋友这番话,方始放心。
那舟子忽地又想起一事,说道:“你刚才说起一柱擎天雷大侠,我倒想起来了。你爷爷不是他的朋友吗?在你家遭遇火灾之后,他还来向我们打听过呢。”
陈石星道:“不是听说一柱擎天在那一年也不知怎的失踪了吗?”
那舟子道:“是呀,这件事可是有点古怪,就在你家失火之后的第二天晚上,雷大侠的家也给一把火烧干净了。随后也就没谁见过雷大侠啦。”
陈石星道:“那他是几时来向你们打听的?”
那舟子道:“那是雷家失火之后的第三天。不过不是雷大侠自己来,是他的一个老家人来向我们打听你们祖孙。”
陈石星道:“他不去找寻主人,反而来关心我们,这倒真是有点奇怪了。”
舟子说道:“雷大侠人称一柱擎天,这外号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不知?”
陈石星道:“我听爷爷说过,他这外号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将他比作桂林的独秀峰,乃是天南一柱;二是说他爱护朋友,如擎天一柱,荫庇有难之人。”
那舟子道:“是呀,你既然知道,那就没有什么奇怪了,雷大侠真是个够朋友的人。据那个老家人说,在你家失火之后的第二天,他本来要亲自来看的。只因午后方始得到消息,适值家中又来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是以无暇抽身。他特地嘱咐那老家人来打听你们祖孙的消息。那老家人就在当晚离开雷家,到东门外一个亲戚家里住,准备第二天一早,就近到七星岩你家察看和打听消息。不料当晚雷家也遭火灾,那家人侥幸逃过一场灾难,也不知主人生死如何,由于这个突发的意外,所以他才延迟至第三天方才找着我们,打听你家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