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难得名山聆雅奏谁知仙窟遇魔头(第4/11页)
酥糖是相当有名的桂林特产之一。云浩也曾听人说过,当下道了个谢,接了过来,只见那酥糖是用黄色竹子包封,拆开封皮,就有一股香酥的味儿直冲鼻孔。向导把扁方形的糖卷由外面拉开来,变成一长条,然后一节一节地吃。云浩学他的吃法,把酥糖送进口中,细加咀嚼,只觉香不太浓、味也不腻,香甜得恰到好处。不觉赞道:“果然好吃。”
向导笑道:“外地人只知道桂林三宝是腐乳、马蹄(一种生果)和三花酒,知道酥糖的人可就不多了。”
云浩说道:“对,实在应加上酥糖,号称四宝才对。”
那向导似乎很高兴云浩欣赏他的酥糖,说道:“客人,难得你喜欢吃,请再吃一些。”云浩笑道:“好东西可不能吃得太多,才有余味。我知你今天还没有吃中饭,对么?留给你自己吃吧。”向导笑道:“我多着呢,你尽量吃,你只吃一包,也不能说是太多。”云浩见盛情难却,只好再吃一包。
转过个弯,眼睛一亮,只见浅红色的岩壁上,出现一组乳白色的石雕:迎面悬挂着一顶帐帷曳地的红罗帐,那圆圆的顶圈,褶叠拖垂的帐纱,仿佛随时会迎风飘荡,真是令人惊叹于造物之奇,它竟然只是一座摺瓣形的钟乳石。向导笑道:“你再仔细看看帐中人物。”把火把凑近去让云浩看个清楚。这一看不由得更是令云浩目定口呆,比起帐中人物的奇丽无俦,外面的石雕又简直算不了什么了。但见红罗帐里,恍惚有仙子一人,坐在汉白玉砌成的宝座上,冰纨雾鬓,长裙曳地,翠带迎风,秋水盈盈,含情如有所待。这神态,丹青妙笔,恐怕也画不出来。
云浩目眩神迷,呆了一会,心里想道:“据说姑姑从前是武林中的第一美人,可惜我没有见过年轻时的姑姑。”蓦地想起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云瑚,今年刚满十六岁,长得很美,云浩只独生一个女儿,极疼爱她。“爹爹常说瑚女很有姑姑当年的几分影子,或许瑚女也还没有这个石美人之美,但石美人不会说话,不会撒娇,却远远不如我的瑚女可爱了。”想起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云浩不觉口角挂着微笑,顿兴思家之念了。
那向导吃了一惊,抓着云浩的手摇了摇,说道:“客人,你怎么啦?”云浩瞿然一省,说道:“没什么呀,你以为我——”
那向导放下了心上的一块石头,笑道:“客人,我还只当你是着了迷呢。过去也曾发生过好几桩游客在这石像之前变得痴痴迷迷的事。”
云浩一面走一面想道:“这石像洁白无瑕,她的美只是令人感觉庄严圣洁,岂能有丝毫邪念?不过说到情痴,我的姑夫倒可以算得世上罕见的痴情汉子了。当年他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折磨,才能和姑姑结为夫妇。姑姑死了之后,他独自幽居石林,十多年来,从未踏出过石林一步,只是究研剑法。嗯,这次若见着了单大哥,我倒要替姑夫了却一重心事。”
原来云浩虽然也是一个四海闻名的侠士,但比起他的姑夫,不论名气以及武功,都是差得甚远甚远。他的姑夫乃是武林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张丹枫,早在四十年前,张丹枫和他的妻子云蕾双剑合璧已经是天下无敌了。(张丹枫故事,详见拙著《萍踪侠影录》。)
张丹枫的大弟子霍天都也是个武学奇才,不仅得了师父的衣钵真传,还有自己的创造,师徒俩开创了一个新的剑派。霍天都住在天山,张丹枫为了成全弟子的后世之名,功成不居,却让弟子做开派的第一任掌门,这个新的剑派,就名为“天山派”。经过霍天都二十年的艰苦经营,天山派日益兴旺,人材辈出,虽然是僻处西陲,已是足以和中原的四大剑派——少林、武当、峨嵋、青城——抗衡了。不过由于僻处西陲,知道“天山派”的人当然还是不及知道中原四大剑派的人之多。张丹枫则乐得以闲云野鹤之身,遨游天下。他的妻子云蕾最喜欢云南石林这个地方,是以张丹枫在妻子死后,独自隐居石林,一者思念爱妻,二者借这世外桃源,究研剑法。石林与天山相隔数万里,张丹枫在石林隐居之后,也没有回过天山了。
去年云浩曾到石林见过姑夫,张丹枫告诉他,他正在钻研一种境界极高的上乘剑法,这种剑法既没固定的招式,也不遵循剑法的常规,而是融汇各家,自辟蹊径的。当时云浩问他这套剑法叫什么名字,张丹枫笑道:“既无固定的招式,也就不必要非给它定名不可了。你若喜欢,就叫它无名剑法吧。可惜我虽然潜心研究了十年,这套剑法可还未曾完成。但愿天假以年,再有三年的时间,或许我才可以完成一套完整的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