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仆仆风尘求绝技茫茫来日大艰难(第4/10页)
正当他们欢天喜地之际,一个单身怪客,悄然进入酒店,走到他们跟前。
那来人是个三十多四十岁的中年汉子,剑眉虎目,炯炯有神,不知怎的他在乱哄哄的时候,就混进来了。那时门外数百马队四散歇息,他径直走到带兵官和焦忠耀等的面前才被发觉。
丁晓正在气头上,没声乱骂,也没注意到有人进来。蓦然他听得那带兵官捻正官腔在喝问:“什么人,胡乱闯进?不知道规矩吗?”又听得有人慢条斯理地答道:“什么规矩?茶楼酒馆,人人可进。你老爷来得,难到我就不能来得?”
这声音好熟!丁晓不禁愕然张望,这一望可把他吓住了,这人正是红衣女侠叫做“朱师叔”,曾和自己在月夜沙滩之下交手的人!
丁晓的眼光刚和那人接触,只见那人突然冲进两步,大叫道:“呵!表弟,你怎么啦?给人带上这些玩意儿?”
丁晓未及回答,与焦忠耀同来的人,已拔单刀,举铁尺,纷纷拦阻,不准他挨近丁晓。那人显得瑟瑟缩缩的样子,退过一边,做出惊讶之状,呆望丁晓。
丁晓更是惊讶,他不知道怎的自己竟成了这个人的“表弟”了。
丁晓处在这种场面,急促间竟想不出什么话回答。当下又听得焦忠耀喝道:“这家伙准没有什么好来路,给我擒下!”与他同来的两个壮汉,便举起铁尺,喝令来人受绑。
丁晓情知来人本领高强,以为必有一番恶斗,正瞪大眼睛待看热闹,哪知全出丁晓意料,那人竟高举双手,大叫:“俺什么也不懂得,你老爷们抬抬贵手,别难为俺这苦哈哈的!”他竟乖乖任由那些人绑了。
这一来丁晓更是气得七窍生烟,从热腾腾的希望里,跌入冰冷冷的雪窟中。他心里暗骂:“这家伙原来只会欺负后辈,见到官面的人就怕,呸!我还以为他是什么英雄呢?”
不说丁晓心里暗骂,且说那人被绑后,带兵的官儿审问他,他竟有一句答一句,供说丁晓是他的表弟,他们俩表兄弟都是新加入义和团的拳民。
那带兵的官儿和焦忠耀等都哈哈大笑,向丁晓叱道:“瞧!你这小子刚才还装蒜,原来你是义和团的拳民,又是匕首会的逃犯!”又对着那被红衣女侠称为朱师叔的说:“你还算老实,回到县里准能叫你减等!”
丁晓这回又气得哇哇乱骂,骂的可是那位朱师叔了。丁晓骂他胡说,骂他卖友,其实丁晓连他的名字都还未知,实是因为气极了,就什么也骂了。那人听了,连理也不理,骂得多了,竟自淡然地说道:“表弟,你安分一点吧。谁叫咱们给官爷们捉了,只好认命了吧!”说着,说着,又装做怪可怜的样子,叹了一口长长的气!
那官儿和那群捕头,见他们“表兄弟”争得有趣,又是一阵大笑,把他们两个混在被捉来的那些义和团疑犯中,一齐解县了。
斜阳古道,健马嘶风,数百官军马队,押解着丁晓,还有那冒认丁晓做表弟的中年汉子,以及十多个义和团疑犯闹闹乱乱的往安平府行进。
一路上丁晓骂得口干舌焦,声音嘶哑,要骂的也骂完了,只好被人反绑在马背上干瞪眼。那冒认是他表哥的汉子神色自若,不骂也不吭气。
那带兵的官儿则高兴异常,以为捉到了义和团和匕首会的重要人物,一路上带领马队吆喝驰骋,吓得百姓人家鸡飞狗走。
傍晚时分,他们已走到离安平府还有五十里的赭石岗,他们为着要赶在黄昏之前到达广平,更是快马加鞭。赭石岗是几层赭红的土岗子,两旁的田地长着一人多高的高粱青稞子,山风吹来,高粱帽子随风起伏,就像卷起千重绿浪。官道倚岗修筑,穿过土岗,就又是坦荡的平原,可以看得见安平府城了。
官军马队正待拐过前面峭拔的峰脚,忽地从土岗上的疏林中,有人发出磔磔怪笑,接着有一阵沙沙的脚步声,窜出一个近四十岁、儒冠儒服的书生!
那书生也怪,在走到离前头马队数丈之遥,忽地抱拳一拱,吟诗似地唱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行人若经过,献出路钱来!”唱罢,把手中的描金扇子向官军一指,喝一声:“咄!还不给我站住!”
这可真邪门,率领马队的统带不禁勒住了马,心想:只有官军捕强盗,哪有强盗反向官军要买路钱。而且又只有这么一个人,十足是穷疯了的书呆子,哪有一丁点强盗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