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看破(第3/11页)
“没有,此后再没有接到任何指令,所以我只能死盯住你。”
齐君元开始相信汤吉了,所以想了一下后对汤吉说:“你现在处于一个茫然的两难境地,而我也是事事莫名其妙。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谷里给个解释,否则就是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但是现在你的活儿未成,我的刺局还没布,都是无法联系到谷里代主和执掌的。不如你帮着我赶紧将金陵的刺局了了,然后我就可以联系代主或者直接回到谷里,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那样你我就都能了解内情,解脱了困扰。”
汤吉虽然是个第一次被启用的谷客,但齐君元所说的情况和道理他都是能理得清楚的。所以没有经过太多考虑便点头同意了。
又过了两天,金陵城里仍是一切正常,于是齐君元决定其他人都留在长干寺中,自己单独出去查探一下情况。他相信有了一个和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关系的汤吉在,某些人就算想做些自己的事情也会有所顾忌。
金陵城中这两天都在议论刺客的事情,所谓的平静只是官府的反应,老百姓中却是传播得非常热闹。所以齐君元只是在几个茶馆酒肆前面驻足了一小会儿,就听到了不少真真假假的信息。
刺客在三角地布设的刺局是齐王手下十目佛爷看破;刺客逃遁后是被韩熙载府中伎妾王屋山所杀。这两个信息是所有议论中完全肯定的。也正因为这两个信息,齐君元决定去看一下六指的尸体,还有六指布局的三角地。
局看透
六指的尸体就摆放在江宁府衙门口,衙门的目的是要老百姓看看有没有认识这具尸体的。因为有了这具尸体平时老百姓不大敢靠近的府衙门口变得非常热闹,围观的人群一拨一拨的。
齐君元敢混在人群中来看六指的尸体,是因为这里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刺客被杀,那么刺客如果真有同伴的话肯定会逃得远远的,就算不逃也不会主动冒险跑到衙门口来看尸体。对于这种道理的认同,不管是一般的刺客还是官府的人都是如此。
六指是离恨谷中的刺客高手,被一个伎妾所杀是件很难让人相信的事情。但事实上六指也确实没有死在当场,而是从对方手下逃脱,而且一路奔逃了很远。这一切都说明对手给六指留下的伤口虽然必死,但只能让生命慢慢流逝。可是六指死在自己面前却是很突然,本来还能说话的,并且越说越清楚,怎么突然间就断了气?
六指的尸体就在那里,齐君元躲在人群中远远地看了下伤口。那伤口虽然丑陋而可怕,但他可以确定,像六指那样一直用手按住伤口,最后应该是由于失血太多、气息变弱而慢慢昏迷死去,突然断气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人在暗中使了手段,而这只有当时架扶住他的范啸天和哑巴才能办到。
自己当时是在问六指谁带给他的“一叶秋”,如果使手段让他立死只有可能是为了阻止六指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带给六指“一叶秋”指令,让他立刻对齐王实施刺局的是范啸天和哑巴中的一个。可是他们又是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随后齐君元去了三角地,这地方倒是和平常一样。其实就算有些什么不同,一般人也看不出来,更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改变。所以六指做的那些很难觉察的设置依旧被保留着。
说实话,这个地方和躺着六指尸体的衙门口不一样。因为一个刺局未能成功,做刺局的刺客很有可能在就近的范围内给同伴留下什么记号和提示,甚至以某种特殊形式传递一些信息。所以有经验的捕快和护卫高手会在这种地方严密布控,等待可能出现的刺客同伴。
齐君元知道自己到这地方是在冒险,所以不但反复查看了周边可能暗布下兜子的关节之处,他还特别选择了几条可以随时应变逃遁的方式和途径。再有,他还特意观察了这条街上来往最多的是香烛工坊的工匠,然后顺手牵羊偷来一套工匠的装束,换好之后趁着中午各家工坊上工的时候走进了三角地。
只需要慢慢地从那段街上走过,齐君元便可以将六指做下的所有布置都辨看出来。于是他惊骇了,不仅是因为六指布局的精妙,更是因为看破布局的人辨查能力之强。
六指之前肯定是仔细观察过齐王红顶大轿的构造特点,所以他采用的是“砸顶闷烧”的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