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皮卷被分(第5/10页)
“八天半,多忍几天我们都能在广信过完年再走了。对了,出广信后往哪个方向走?不会正好和梁铁桥他们撞上吧。”范啸天仍是啰里啰嗦什么都要问两句。
“这个到时候再见机行事,预先告诉你们万一出现什么偶然现象,我们之间会产生猜忌。八天后的一早,我们就在城隍庙里碰头。那里面香客人色混杂,巡街的军校、铁甲卫一般不会到庙里面盘查,所以会比较安全,就算多待些时间都没问题。至于现在,大家还是各自顾各自吧,自寻稳妥地方伏波。如果谁没伏好漏了踪迹被官府牙子叼住了根儿,其他人一律不得相救,包括我也一样。你们现在都已经知道刺活儿是什么了,余下人只管自己集结然后商量着把活儿做完。”齐君元越来越谨慎了,他不想也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意图,也不想让其他人相互间有太多沟通和关联。
软取心
虽说是在寒冷冬季,但是秦淮河边已经早早体会到了春意,抑或秦淮河本身就是一条春意四溢的河流。河边绣楼胭阁,河上画舫花舟,已经将这条河装扮得春意盎然。再加上楼阁之中、舟舫之中那些放怀如春的女人,这条河的春色浓艳得有些过于丰腴、腥腻。
从夫子庙往东北两里,有一条支流转向东南。这条支流应该算秦淮河的一个例外,它是春意无法流淌而入的。因为此处有官家设下的一道铁闸,人们管这铁闸叫东关铁闸。不管什么船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是无法进入这条支流的。
支流西侧的一片区域当地人叫鹤立围,此处倒依旧是草黄树瘦、寒意凛然的冬天情景。远远看去,竹掩树盖之下东一处西一处的小院小楼、竹亭木阁。但也是和秦淮风格大相径庭,那些建筑都是古朴雅致,没有丝毫脂粉般的艳俗味道。所以将这片建筑叫做“秦淮雅筑”倒是名副其实的。
虽然支流有铁闸拦行,但鹤立围却不拦行。只要绕到支流的东岸,找到一座“震魂桥”,过桥就是“鹤立围”,也就是如今“秦淮雅筑”的范围了。如果再往里走几十步,过了“照天镜”,进了“穿石牌坊”,那其实已经算是进了齐王府。
但除非是有“秦淮野筑”里的人带着,还没听说有什么人走过“震魂桥”的。一个是没人敢过去,“秦淮雅筑”里住着齐王李景遂,这是南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谁没事干往那里面走,那不纯粹是要惹祸上身吗?另外那座“震魂桥”也不是一般的桥,甚至是比支流上拦行的铁闸更加难以越过。平常看着那些“秦淮雅筑”的人进进出出,那就是一座稳固的石木桥。而一旦其他什么人贸然上去,那桥便会震动起来,晃扭起来,桥石散落,桥体下沉,刹那间就将试图过桥之人三魂震落三魂,不是跌滚回东岸,就是摔到水中。至于“秦淮雅筑”里其他的建筑是否也会如此,外面的人就更是无法知道了。
太公轩也是“秦淮雅筑”中的一个建筑,名字挺大气,其实就是用竹子和稻草搭建起来的一个棚子。不过这棚子是建在玉荷塘边上的,是个坐在软榻上就能垂钓的棚子。而且估计这棚子应该不会震动、散落到池塘里去,因为李景遂很多时候是会坐在这里专心垂钓的,比如说现在。
冬天的鱼难钓,除非有最好的香饵和最好的耐心,当然还需要最好的技巧。李景遂握着钓竿,他相信自己的香饵是最好的,自己的耐心也是最好的,但是鱼始终都没有上钩。所以他在考虑今天开始是否应该运用最好的技巧,但这技巧一旦运用了,那就意味着第一轮的较量进入了决战阶段。而如果运用之后鱼还不上钩,那就意味着第一轮的较量是以自己失败告终。接下来只能改换其他方法来对付这条鱼了。
虽然李璟是将审讯烟重津刺客的事情交给了他和太子李弘冀,但李景遂觉得这件事情主要还得自己来办。自己一直兼顾主持刑部,可以说是专攻案件辨查和刑狱查审的。而太子李弘冀还有协助审讯的冯延巳、韩熙载都是外行,所以这件事情要想做好,自己就必须大包大揽,不能受到其他三人太多干预。
另外李景遂也是想利用这件事情提高自己的威信,因为他不是将帅人才,无法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而他又被定为南唐皇位继承人,如果没有一些大的功绩,恐怕会有很多人不愿臣服辅佐。所以这次查出暗算元宗的背后操纵之人对于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尽显自己的才能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