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秘笈奉还求曲谅佛珠空掷愤难平(第5/7页)
大悲禅师不理众人议论,和颜悦色地说道:“居士有何话说?老衲洗耳恭听。”
姬晓风正容说道:“姬某将各位引来,实是因为客店之中闲杂人多,不是说话之所。有些东西,也不好在那里拿出来。”
大悲禅师怔了一怔,说道:“姬居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姬晓风缓缓说道:“诸位对姬某穷追不舍,料想是因为姬某曾不告而取,拿去了你们各派的武功秘典了,是么?”
众人轰然喝道:“你知道就好了!”又有人对大悲禅师叫道:“不必与他多说,把他偷来的武功废了,免得他拿去害人。”大悲禅师摆了摆手,将众人喧嚷的声音压了下去。
姬晓风缓缓说道:“我偷来的武功没法子还给大家,偷来的书却是原物无损,谨此奉还。”
谁也没想到姬晓风竟肯这样轻易的便将书送回,顿时间大家都不作声,怔怔地望着姬晓风。姬晓风又道:“我还有一句话说,我师父生前为患武林,多年来我便想为他赎罪,我偷你们各派的秘典,固然是因为我积习已成,贼性难改。另一个原因,却也是想借此机会,将各派武功之秘,公诸同好。在我偷的书上,我都添上了读后的愚见,书中好些地方,我也不揣冒昧,加上了评注。这些也都是从你们各派的秘典中取长补短,再加上我师门所学,贡献一得之愚,好作投桃之报的。想你们不至于责怪我多事吧?好,现在我就依次奉还大家,请老禅师先收回贵派的三卷秘典。”
但见姬晓风把手一扬,三本书从他袖中飞出,平平稳稳的向大悲禅师飞来,接着又将武当派的秘典还给抱拙道人,峨嵋派的还给青松道人……不管各人所站的远近,他的书抛出都恰到好处,就似递到了他们的手上一般。
大悲禅师接过了他的还书,随手揭开一页,这一页正是“太虚真经”中谈及“三象归元”内功心法的精义之处,只见姬晓风的“眉批”写道:“三象归元,泯于无有,气脉精神,难分先后,天人合一,方成不朽。”大悲禅师看了,不禁瞿然一惊。
原来所谓“三象归元”,即是神、气、脉三者之间的关系,修炼内功的人,有的主张“神与脉合”,有的主张“神与气合”,有的主张“舍气从脉”,有的主张“气脉精神,合而为一”。对这三者的关系,由于轻重先后的不同主张,而分成许多不同的练功流派,这是武学中最深奥的理论之一,难以细表。姬晓风这几句眉批,提纲挈领,道出了修炼内功的上乘心法,比“太虚真经”所论,更为精辟,故此大悲禅师看了,心中也暗暗佩服。
其他各人的反应各各不同,有的欢喜,有的恼怒。要知武林中的门户之见甚严,各大门派都有他们本派的不传之秘,即算渊源极深,交情极好,也决不能借阅别派的武功秘笈。
如今姬晓风在各派的秘笈上,一一加上了评注,或借少林派的来补充武当派的,或用青城派的来评崆峒派的,或揉合各家学说而独抒己见,或将邪派的理论掺杂于正派之中,换言之也即是等于将各派武功的不传之秘向别派公开了。因此,有些气量狭窄、门户之见特深的人当然恼怒,有些较小的门派中人,借此机缘,得窥各大门派的上乘心法,心中却是暗暗欢喜。
姬晓风将偷来的各派秘笈尽都发还之后,拍拍手道:“原物奉还,有多无少,诸位可以放姬某走了吧?”大雄禅师是少林寺的“执法僧”,嫉恶如仇,对于邪正之别,看得甚为重要,姬晓风从少林寺偷书,他早已认为大损本派的威严,如今姬晓风还书给他的师兄,他又不知道姬晓风在书中写的是些什么,因此见姬晓风要走,便勃然怒道:“你将各派秘典,予取予携,如今拍拍手便想走了么?”武当派的抱拙道人叫道:“对!若不将他武功废掉,给他要来便来,要去便去,咱们各大门派的颜面何存?”
大雄禅师脱下袈裟,大喝一声,袈裟化成了一朵红云,向姬晓风当头罩下,抱拙道人展开了连环夺命剑法,也跟踪急刺,峨嵋派的青松道人与大雄禅师早已约好,要合力生擒姬晓风,这时,他得回了本派秘笈,略略翻阅了一下姬晓风的评注,心中却是有点踌躇。但大雄禅师已经发动,他也只好跟在大雄禅师之后,向姬晓风展开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