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秘笈奉还求曲谅佛珠空掷愤难平(第4/7页)

大悲禅师不是不知姬晓风的轻功卓绝,但一来若是此次让他逃走,下次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碰上了。二来他见了姬晓风今晚所显的功夫之后,心中更多了一层隐忧,此时若不除他,只怕再过几年,他将偷来的各派功夫,融会贯通,练到了登峰造极之时,像他师父那样恃强作恶,岂非又是武林大患?故此即使追不上他,也要去追。

那姓文的少年失去了珠宝,气沮神伤,心意躇踌莫决,他一脚刚跨出门外,忽听得江南笑道:“这场热闹,我是非看到散场不可。你呢,我看是瞧不瞧也罢了。”那少年蓦然惊醒,心道:“不错,这班人都是与我作对的,休说我追不上姬晓风,追上了,那箱珠宝也决夺不回来。”连忙将跨出去的脚步收了回来,大家都去追了姬晓风,除了江南,没有人再理会他,霎眼之间,都走得干干净净,那少年自行回房解救他的那个小厮,按下后表。

且说各派高手一窝蜂的去追姬晓风,不过片刻,就追出郊外,那姬晓风也怪,跑了一会,却忽地伸了个懒腰,放慢了脚步,唉声叹气地叫道:“糟糕,糟糕!你们真的是穷追不舍?我可有点累了,累了!”

有几个不知高下的晚辈弟子,见状大为欢喜,叽叽喳喳地议论道:“人人都说姬晓风的轻功如何了得,却原来是言过其实,耳闻是假,眼见是真!”他们发一声喊,争先恐后的便涌上去。

大雄禅师眉头一皱,传声喊道:“提防有诈!”其中有一个擅使袖箭的武当门下,抢在前头,看看就要追上,听得大雄禅师的喊声,心道:“管他有诈没诈,且先赏他两支袖箭再说。”

姬晓风脑后竟似长有眼睛,这个武当弟子的袖箭方发,他蓦地便向前疾掠,百忙中还向后面招手叫道:“你们这是存心要迫我快跑了,只怕我这一跑,你们又得费好大的气力才追得上了。”

姬晓风这一发力疾跑,当真是快如闪电,但听得嗖嗖连声,那两枝袖箭距离他的身后还有一丈多远便坠下地来,竟是连射箭也追他不上。

抱拙道人变了面色,责备他这个师侄道:“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也不想想,有这许多前辈在此,用得着你出手吗?”大雄禅师道:“这厮目内无人,实是戏弄我们大众。要是追不上他,大家都失面子,道兄,你也不必单责备他一个人了。”

姬晓风忽快忽慢,走了一会又歇一回,把众人都弄得气恼难堪,青松道人道:“好,让他暂且骄狂吧,我正是想他如此。他轻功虽好,论到内力悠长,持久不疲,未必胜得过两位禅师。”他这一想法正与两位禅师的心意相符,但他们听了这话,却又不禁暗呼“惭愧”,原来他们所打的主意,正是要待姬晓风疲累之后,便联合青松道人,以三人之力,料想可以将他制伏。

此奔彼逐,不知不觉,已是天色大白,姬晓风总是和他们保持一段距离。逃到了旷野,姬晓风忽地伸了个懒腰,叫道:“哎呀呀,我真是支撑不住啦,请诸位恕我无礼,我可要打个盹儿了。”倚着一棵大树,呼呼噜噜的,果然打起了瞌睡来。

各派弟子这次不敢再冒昧上前,在大树周围将他围住,大悲禅师走上前去,说道:“姬居士,你游戏风尘,也不宜太过分了。老衲这厢有礼,还想再向你讨教几手高招。”

姬晓风哈哈一笑,挺身站起,说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老禅师,姬某这厢还礼了。请老禅师别先怪我,我的这番做作,实非有意戏弄各位高人,也非想和你们再次交手。”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愕然,有人嘀嘀咕咕地说道:“这样还说不是戏弄?”“难道他还能存着什么好心?”“老禅师,不要中他的缓兵之计。”

大悲禅师是少林寺十八罗汉之首,众人唯他马首是瞻,大雄禅师与青松道人虽然早有计划,准备联手对姬晓风围攻,可是他们也得顾住身份,心中想道:“且看他与大悲如何说法?要是决裂了,大悲先耗他一场也好。”他们估计,以大悲禅师的功力,纵不能胜,最少也可以将姬晓风累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