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大战天竺(第16/22页)
书房中一时静了下来,朱高炽暗忖道:“这乌茹女医的建议,乍听之下似乎草率无知,完全无视敌强我弱的处境,但仔细想想,李景隆既已认定我城里空虚,必然全神贯注在规划如何攻我九门,万万料不到我军竟会主动出击。若以出敌不意而论,这奇袭一着其实大有道理呢……”
书房中仍然一片寂静,只有朱高炽一面沉思,一面拖着瘸腿踱着蹒跚的步子。他愈想愈觉这乌茹的建议大有道理,暗忖道:“倘若真要走这步,便索性尽量多遣部队出击,让李景隆摸不清楚城中兵力究竟如何。”
书房中王妃、阿茹娜及那内官都静静地在等他回应。忽然,朱高炽停下了辛苦的走动,脸上露出坚定的光采,沉声道:“传我令,除九门守军外,尽集中军全体官兵五千人马,一个时辰后在崇仁门待命。天一黑,即夜袭李景隆。”同时从怀中取出一支令牌,递给项副总管。那项副总管为之振奋,接过这令牌朗声应诺,出门去了。
朱高炽对阿茹娜道:“乌茹大夫年纪轻轻,居然熟知兵法,可敬可佩啊!”
阿茹娜道:“世子过奖。事实上以敌我兵力之悬殊,闭城坚守的确是唯一城防之策。但如能先给李景隆一个下马威,必能困惑他一阵,我方就可多争取一些拖延战的时间。燕京城易守难攻,世子今夜突袭成功后便回城固守。再过数日即立冬,燕京天气将会骤寒;到了小雪前后,咱们每日入夜着军士浇水于城墙四壁之上,次晨城墙结冰,南军攀登加倍困难。到大雪时节,燕王大军应该回京了。”
朱高炽听得衷心佩服,赞道:“乌茹大夫好计策,咱们便照这般守城,管教李景隆无功而退。”阿茹娜谦道:“这些都是从成吉思汗的攻防兵书中学来的,也不知管用否。还有一事,世子须得小心提防……”朱高炽对这位神秘女大夫已有信心,闻言忙问道:“何事须小心?”
阿茹娜道:“自来两军城池攻防之战,如不能速战速决,长期围城时惯用的手段之一便是断水源。燕京城内无论是积水海子、太液池、护城河,其水源皆来自高梁河及金水河,除了严防敌人断水源外,须得召集城中知水的匠人,组织一些掘井的队伍,在城内多打些水井。便是原有的水井,也要着人深整浚渫,以保出水丰沛。”
朱高炽听了,面上神色变得恭敬。他以世子之贵,燕京城主帅之尊,竟对阿茹娜拱手拜谢道:“闻君一席话,胜读百卷书啊!”
五千燕军在悍将谭渊率领下夜袭李景隆大营,南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五千燕军左右冲杀,折了许多人马辎重;而燕军一面冲杀,一面大声吆喝,五千人马的声势竟如万人,天亮时全军退回燕京城。李景隆原来预备第二天便对燕京九门同时发动攻击,万料不到燕军居然有实力主动突袭,己方损失固然不轻,但最受打击的乃是大军士气。李景隆是个小心谨慎的人,觉得应该对燕京城的攻击策略重新考虑。其实他若是个有胆识的将军,昨夜遭袭后最该做的,便是立刻派出未受损伤的部队,尾随归城的燕军,继而发动全面攻城,以敌我兵力的悬殊,此时燕京城已攻破了。
可惜李景隆见识不及此,却在此时召集诸将检讨损失,重新商议攻城战略。李景隆听完伤亡损失报告后,问了诸将一个问题,因为他要重新估算燕京城里有多少兵力:“昨夜来袭燕军究竟有多少人马?”
诸将回答有很大的落差,几位亲自率部接战吃了亏的将领,估计至少也有八千;另几个驻扎在外围未曾参与战斗的,却估计顶多三千人马,只是在黑夜中吆喝声不绝于耳,假装声势浩大而已。
李景隆在这种地方甚是仔细,他知道一场仗打下来,吃了亏的部下定是多报敌军人马,以为己方战败留个藉口,未吃苦头的将领却每每喜欢用坏心眼,故意低估敌军人马,以显示同侪的无能;这是老油子军人的通病。李景隆便折中一下:“八千加三千除以二,昨夜大约来了五千多敌军。”这估量计算数字的事李景隆倒是异常精准。
他于是对部将道:“看来燕京城里留下的兵力仍然不容小觑,咱们长途跋涉而来,方才扎下大营又遭突袭,兵马有些疲惫,且在此地盘整两日吧。务须将攻城器械及辎重供应准备万全,候我的命令,对燕京九门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