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青天审案(第21/23页)
石世驹道:“这五个元宝却不能拿去赈济穷人了,毕竟还是官府在追查中的‘赃货’及证物,要烦请章指挥代为保管在锦衣卫衙门里,视案情后续发展再加以处理。小人听说这回为取得证据,累两位英雄扮作黑道,还用了有点……有点下作的迷魂香,实在罪过之极,小人再给两位叩头。”说完就跪下,当真叩了一个响头。
于安江道:“世驹不要客气,咱俩为了演得逼真,不让白景泰这只老狐狸生疑,便要扮得愈下流愈好。”沙九龄也笑道:“最后白府的护卫醒转要冲进来时,咱们如不顺手牵羊带走这五只金元宝,岂不引白某起疑窦?咱俩不但顺手牵羊,还当着白景泰的面就地分赃,这样才够下作,才瞒得过那白景泰。”
郑洽见相关人等全到了,便对大伙儿道:“石家兄弟的冤案到今日算是平反了,后续搜查金元宝下落的事仍会进行,但只要此案经皇上御笔批准了,在京师将要掀起极大的震撼。此案在整个胡惟庸案中虽只是个很小的案中案,除了当事人,原来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经咱们这一翻案、皇上这一批准,只怕不少老案都会有人拿出证据来要求重审。刑部固然多了麻烦,咱们锦衣卫却是首当其冲,试想当年许多冤案都是锦衣卫一手造成的,如今要重启调查,老锦衣卫中能用的人有多少?只怕许多调查工作都要落到咱们这支新锦衣卫部队来了。咱们一共五个人,要如何调整才应付得过来,这是第一桩事。”
郑芫听了倒不惊慌,当初提出重审旧案的构想,大家已料想到能成案的件数其实不会太多,只是现在听说这些重审案件都要落在五个人的头上,就得开始设想如何扩充查案人力。
郑洽续道:“第二桩事,是翻案之风一起,能像石家兄弟案一样成功翻案的或许不多,但是对全天下造成的影响将极为广大。洪武之治办了几件极为残酷的大案,杀了几万人,其实百姓是敢怒不敢言的。如今皇上容许相关后人翻案,为受冤者平反,还其清白,即使数量不多,也是新皇仁政的第一步。咱们头一个案子办得十分圆满,尔后仍要能多办几个好案子,百姓便相信盼望已久的仁政,终于盼到了。”
朱泛道:“咱们人虽少,但可以挑选一些能干可靠的年轻人,做为锦衣卫的助手,帮咱们办一些外围的事。譬如世驹,还有咱丐帮中几位好兄弟,都可派上用场。”于安江点头道:“好主意。便是旧锦衣卫中,俺也认识好几位可靠的老弟兄可帮大忙,而不会出卖咱们。”章逸对沙九龄道:“便是龙腾镖局里,只怕也有些可靠弟兄可以帮忙打探打探消息?”沙九龄笑道:“镖局里会缺包打听么?”
郑洽见麾下五个人,人人都有自己的人脉,只要指挥运用得当,动员起来力量并不单薄,不禁大喜道:“章指挥及诸位新锦衣卫办理本案劳苦功高,今夜咱们有场小小庆功宴,章逸负责订席,我郑洽负责付账,在座各位不可不到。”
郑洽估计得不错,这石氏兄弟的案子翻案成功,两个月内,刑部就接到五十七件要求重启调查的陈情。其中有九案或因陈情者非当事人亲属,或因提不出任何证据,在刑部初审之后便不受理;其余四十八案,则由刑部及锦衣卫共同编组了一个临时调查司,由刑部五品郎中齐进和锦衣卫四品指挥佥事马札共同主持。
由于所涉工作皆为重新调查朝廷已经判过的旧案,是以另派一位都察院佥都御史夏成士、一位翰林院侍讲学士郑洽为总协调,可以秉承朝廷立场,做跨部门整合,其架构撇开旧案办案人,确保公正重审、不受干扰,同时也要顾及不可让案情发展到野火燎原,冲击朝廷,以致不能收拾。可说是方孝孺、暴昭、郑洽等人煞费苦心的设计。
建文当时基于洪武时代的两件大案枉杀太多无辜,心怀补救之意,便公布了一道命令,允许受害者后人提出证据,重启调查。结果大半年来,无人胆敢提出,他善意的做法得不到任何回响,原本有些沮丧。这次藉石氏兄弟案的重审翻案,两个月内促成了四十八件新调查案,不禁甚感喜悦,对郑洽、暴昭等人大为称赏,钦命奖赏办案人员,并勉努力办好新提出的四十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