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后发先至(第14/22页)
完颜老道每次只要有人替他决定了第一步,后面他老人家马上便思虑流利起来,接着道:“咱们如能尽快解了武当之难,便顺汉水而下,一日之内就可赶到襄阳,说不准还能会会那什么天竺地尊,把少林无痕大师也救下来,岂不是好?”他忽然又兴奋起来,说得口沫横飞。傅翔便凑趣地道:“到时候道爷给那什么地尊来个‘后发先至’,让晚辈开开眼界。”
完颜道长听了没有马上回答,想了片刻,忽然笑咪咪地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翻到其中一页,递到傅翔面前。傅翔借着月光,依稀见到那一页上画着一个裸身练功图,旁边全是不识得的梵文。完颜给他看了一会,便将那册书当宝贝似的放回怀中藏好,然后笑嘻嘻地拍了傅翔肩膀一下,轻喝道:“走吧!”
傅翔见了那一页练气图,心中恍然大悟,暗忖道:“要想把后发先至施展到极致,对敌手的运气方式及路线摸得愈清楚愈有帮助,这本天竺的秘笈对完颜道长研究如何对付天竺武功实有助益;没想到天竺人处心积虑要盗取全真教的武功秘笈,还没到手,倒是全真教的老道爷每天拿着天竺的秘笈在研究如何后发先至呢,可笑呵可笑!”
武当山区在汉水之南,起自陕西、湖北交界,止于襄阳、樊城之南,从西北走向东南,跨越五百里,其主山座落在汉水边的丹江口之南,自古就是道教胜地。到了明朝,更称“太岳”,成为天下道教第一名山。
就在同一时期,中土武林出了一位奇人,他云游四方之后,选择武当开山创派,立时成为堪与嵩山少林寺分庭抗礼的武林重镇,这位奇人便是被称为邋遢道人活神仙的张三丰。
完颜宣明和傅翔漏夜施展轻功赶到武当山下,天色已经暗下来。武当山从南麓入山,到天柱峰腰要上攀岩壁百多丈,完颜道长一路上告诉傅翔,据武林人士传说,武当张三丰祖师仍在人世,只是二十多年前便不问世事,他的仙驾是否仍驻武当山也无人知晓。如果仍在,以他一百三、四十岁的高龄,是否仍能与来袭的天竺高手过招也大有疑问,何况二十多年来已没有人见过这位奇人了。
据完颜道长的判断,天竺僧既有卧底的内线提供消息,多半会直接到天柱峰腰的藏经洞去强取武当秘笈。完颜道长虽不知藏经洞在那里,但武林人都知道,武当藏经洞原就是三丰真人悟道而创太极拳的神仙洞。
两人进入山区后,才感受到这座天下第一的道教名山确是名不虚传,只见大小道观星罗棋布,每一条山径上行走的十之八九皆是道士,见面稽首互道“无量”。完颜道长喜道:“这才叫做道家胜地哩。俺走在这山中,自由自在,人人都以为俺是武当老道。傅翔,你就当俺的走脚小厮吧。”傅翔道:“是,道爷。”
两人走了一段,苦于总有行人不断地迎面而过,无法施展轻功赶路,傅翔忍不住便拦住一个小道士问路:“敢问去神仙洞要从那条路走呀?”那小道士瞪了傅翔一眼,指着左边一条陡斜的小路,道:“从这条小路往上走,就可到神仙洞。可是施主你知道路也没用,不出两里路你就上不去啦,太险峻了,常人是到不了神仙洞的。”
傅翔拱手谢了,便和完颜道长拣一个无人撞见的空档,闪身上了那条陡斜小路,一转过弯,便施展轻功疾奔,果然一里路外便全是岩石,小路愈来愈狭,终于消失在山石之中。两人索性攀岩直线而上,便如两只大猿在山岩间猱身攀爬,不一会就上升了十几丈。
两人堪堪要翻上一块巨岩,完颜道长忽然一拉傅翔,两人就伏身岩下。只听见上面有人疾奔而过,其中一人道:“师弟,你快去三清殿请我师父,我这就去神仙洞助五师叔御敌。”另一人道:“是。师兄小心,来敌武功高强,已破了咱们混元剑阵,直闯神仙洞。”从声音随两人位移而变化的情形判断,这两人轻功极好。
完颜道长和傅翔随即无声无息地翻上岩石,只见向上疾行的道士已在三丈之外,而往下去三清殿求救的道士则已走得不见踪影。傅翔低声道:“这样倒好,咱们跟着前面的道士,就直奔神仙洞了。”
神仙洞前,武当五侠中的老么道清子张一遵仗剑立在洞口。他环目四顾,对面站着三个天竺人,两个是身着黄衫的僧人,另一个是矮瘦如猴的黑汉子,四周或立或躺着七个道士,其中躺在地上的两个看上去已经遇害,坐着的两人也受了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