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郑家好酒(第5/15页)

洁庵禅师显然对郑洽颇有些好感,哈哈笑道:“贫僧所言,未必有这许多大道理,但天下之道万流归宗,彻悟了就都能相通。郑施主颇有慧根,此番闱试,定然高中。”

他转身对芫儿道:“芫儿,咱们今夜就练到这里吧,且回房将憩。”说罢便合十为礼:“郑施主请。”带着芫儿回寺院去了。

洁庵领着郑芫,走到寺院后一间独立的小精舍,推门入内。舍中烛火未灭,香案上供有佛像,显然是洁庵的修行所在。

他和郑芫各拣一个蒲团坐下,低声道:“芫儿,你近日大有进步。方才我说的‘火候’,固然说的是武功的精微之处,但有些领会须待经验累积而后得之,此刻咱们不必强求。明日为师开始传你少林神功。”

郑芫道:“师父日前教芫儿的,不是少林神功么?”洁庵笑道:“那是少林入门的一套拳法,少林寺千百弟子人人都能打它一趟,待你如练成真正的少林神功,虽然仍是这套普通的入门拳法,施展起来也能和天下任何高手周旋,这就是少林武功博大精深之处。”

郑芫又问:“那少林神功就要从练少林内功开始了?”洁庵道:“芫儿聪明,正是如此。”他说到这里,正色对芫儿道:“之前师父教你的武功,除了入门必练的拳脚及轻功外,最重要乃是发觉你方师父传授的明教武功十分特异,竟然也是一种重悟性的练气之道,和咱们少林神功有许多相通之处,是以两年来也把少林内功传与你练习,不但没有相抵之处,反而有相辅相成之效,此所以你能在短时间内进步如此快速的原因。近日为师仔细想过,以你现有的内功底子,少林神功可以提前开始了。”

郑芫想起方夫子在分手前对她所说的话,回应道:“方夫子也曾对芫儿说过一样的道理。”洁庵点了点头,对芫儿道:“你快去后房睡了,为师再坐一会儿,明日传你神功。”

另一边,回到小房间的郑洽经过方才一番奇遇,再也无法入睡。

他无意间发现洁庵禅师竟是个武学高深的奇人,而郑芫这小女娃儿到灵谷寺来的原因,竟是学习武功。对他这个一辈子埋在书本及文章诗词里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不可思议。而洁庵和尚谈“火候”那普普通通的一番话,却让自己大有茅塞顿开之感。他把先前作了一半的文章拿出来,又读了一遍,原来觉得文辞铿锵、铺设得体的半篇应试文章,此番读来竟是味同嚼蜡,他不禁一怔,想到自己和洁庵禅师的一番对话,暗思:“文章若无文气贯穿其间,犹如无魂之躯体耳。”

他依着这番领悟,将那文章重作了一遍,再读时,同样地阐道理,同样地抒情理,行文中走出一道文气,虽然受到应试体的规范而有若干限制,但读来首尾相顾,气势亦随文而出。郑洽不禁掷笔而叹:“无此领悟,这八股文作得再多,也难有进境啊。”

这时,远方传来鸡鸣之声,天已快亮了。

日子过得飞快,郑洽住在灵谷寺日夜苦读,做应试前的最后准备,匆匆已过了十几天,试期就在后日。郑洽打算下山进城,在秦淮河“郑家好酒”店中过夜,然后赴考场。

这一段时间他全力温习功课,模拟试题作答及论述,自觉颇有进境。郑芫那孩子偶而来找他请教一些经书上的问题。这孩子在师父指导下文武兼修,每隔数日也会进城去看她娘。郑洽与她约定好今日一同进城,芫儿并已和娘说好,郑洽将借住在酒店。

郑洽将笔墨文具仔细检点无误,便背着包袱去寻芫儿。当他走到洁庵住的精舍前,便见芫儿正在舍外大松树下读书。树干上栓着那只小毛驴,遍体黑毛发亮,极是抢眼。

郑洽喊道:“芫儿,一大早就在用功?咱们今天要进城去啊?”郑芫抬头道:“芫儿在等您呢,师父有个客人在精舍里聊着,咱们去说一声就动身吧。”

他们推开精舍的门,只见舍内洁庵禅师和一个黄衣和尚对坐在蒲团上说话。郑洽上前一揖到地,道:“闱试在即,晚生今日便与芫儿下山进城,待考完后再回寺来拜见师父。”

洁庵禅师指着那位黄衣和尚,向郑洽道:“这位大师法号溥洽,倒与郑施主大名同一个‘洽’字,今日相见自是有缘。”郑洽连忙合十为礼:“敝人浦江郑洽,敢问法师驻锡何地?”那和尚合十道:“贫僧在京师天禧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