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东门仗剑行 不减儿女泪(第8/14页)
李愬见唐宁不附权贵,愈加敬重。黑大汉说道:“唐公子,好样的,那神策军仗着人多,我就看不过眼,不是妫雅大哥拦着,我早就冲上去揍他娘的了。”唐宁笑道:“多谢闫兄。”黑大汉憨憨道:“谢什么,我又没打。”引得众人大笑。
唐宁向凤儿称谢,凤儿作色道:“谁帮你了,我自己没事发箭玩呢。”扭头走去一边。
赵姓同窗这才过来,道:“今日我才得见唐兄的真功夫,加入神策军乃是大好之事,唐兄何不答应?”
唐宁道:“在下无此福分。”赵姓同窗道:“凭唐兄与大师兄的交情,加入神策军还不是举手之劳?”
唐宁淡然一笑道:“赵兄又欲出关么?”
赵姓同窗道:“特来投奔李将军。”取出一封信交与李愬。
李愬阅过,笑道:“好好,有阎兄弟如此相助,破淮西更多了几分把握。”对唐宁道:“原来唐兄弟与阎峰兄弟有此渊源,我们更是一家人了。哈哈。只是不能参加阎兄弟的婚礼了。”
一行人同行向东,凤儿不远不近,一路也向东去。到了渑池一带,遇到有山棚,便将于三所赠标记出示,请传语于三新安相见,果然到了新安,于三如期赶来。
于三看见凤儿,脸色顿变,紫衣女子射死几名山棚,凤儿一直相随。当下山棚便将凤儿团团围住。
凤儿一咬牙,恶狠狠一箭便射向于三。
于三虽然矫健,又怎接得住江湖人物的攻击,唐宁眼急手快,一剑拍落。
凤儿恨道:“你插甚么手?”抽出三支羽箭夹在手指中。
唐宁道:“姑娘且停手,到底有甚么解不开的冤仇需要性命相搏?”
于三恨道:“是我三个兄弟的血债。”
唐宁倒抽一口凉气:“是这位姑娘杀的?”
于三道:“是那紫衣女子。”
唐宁道:“既然是那紫衣女子,于兄何不放过这位姑娘。”
于三道:“这小姑娘与她是一路的。”
唐宁摇头道:“于兄,冤有头债有主,国家法度所在,不可滥及无辜。”
于三怎肯放过凤儿,李愬道:“于兄,冤家宜解不宜结,唐兄弟所言有理,杀人者既然不是这位姑娘,于兄也请收手吧。”
于三既是来投奔李愬,李愬的话便不能当耳旁风,当下犹豫不决。那些山棚愤恨难平,山野之人,出口便是粗言秽语。
凤儿大怒,骂道:“是你们找死。”三支羽箭飞出。
唐宁早见不妙,一步跨上,挡在箭前,劈开两支,第三支却直朝心口飞来,来不及格落。若在往时,也便避开了,此刻身上带伤,身形滞重,唐宁只向左一闪,避开心口,箭终究避不开,插入右胸。
众人惊呼一声,李愬忙上前来扶住。唐宁在潼关所受的伤还不曾好,这下又受重伤,加上用力,旧伤一起崩裂,衣衫浴血。
凤儿呆在当地,一时头脑空空。
唐宁见山棚围向凤儿,呼道:“于兄。”
于三见唐宁为救山棚而重伤,当即跪倒:“唐公子大恩大义,先是为我等指点明路,现在又为我兄弟受伤,于三粉身难报。”
唐宁道:“于兄快起,我不过作当作之事,有甚么报不报的。”
于三道:“唐公子放心,我山棚就是拚上全部性命,也一定将这女子抓住。”
唐宁已然无力,挣扎道:“于兄不可难为这位姑娘。让她去吧。”
于三不解:“唐公子,是她伤了你。”唐宁坚持道:“放了她。”
李愬道:“于兄,唐兄弟劝你放下仇冤,你怎还不明白?”
于三含泪道:“是。于三真是混蛋。”呼喝众山棚放了凤儿。
凤儿依旧呆呆的不动。
于三喝道:“听到没有,快走。”凤儿这才惊醒:“他,他怎么样?”于三道:“你把人伤成这样,还假惺惺作什么?”
凤儿惊呼一声,分开众人,来看唐宁,见他浑身是血,脸色苍白,虚弱不堪。
赵姓同窗取来纱布,凤儿一把夺去,亲自为唐宁包扎,见羽箭插入甚深,凤儿心中一酸,两行眼泪冲出:“唐,唐公子。”
唐宁道:“谢谢姑娘。”
凤儿忍不住泣道:“我伤了你,你还谢我。”一时冲动,站起身来,对着于三吼道:“要杀要剐,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