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16/24页)
李老夫人叹了口气:“十儿!要不是你刚拜职,还没有上任,我真会怀疑你这些钱的来历,你还没有正式视事,要贪地无从贪起,因此我相信你这钱来路是清白的;不过我要你记住,李家不仅是书香门第,你父亲更是以清廉为家风,我宁可你穷一点,可千万不能做出使祖宗蒙羞的事来,否则我到了九泉之下,也没脸见你老子。”
李益见母亲说得严重,连忙跪下来:“娘!您放心,儿子再不肖;也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李升在旁也跪了下来道:“老夫人,爷在长安受到很多人敬重,就是为了爷的志行高,诗文好,连万岁爷都对爷很器重,所以这一路上,才有很多人表示敬意,求诗求字的很多,一切都是老奴经手的。”
李老夫人点点头道:“好!李升,你跟过大老爷,我相信你做事很稳重,不会导十儿上歧路的,以后还要你多多费心,起来吧!”
李升这才站起来,再把李益扶了起来。李老夫人指着面前的两张椅子道:“你们都坐下。”
李益倒是坐下了,李升却不敢坐。李老夫人道:“坐下来吧,这是回到家里,不作兴外面的规矩了,别说十儿只是授了名主簿,就是他像大老爷那样拜了相,回到了家里,你还是他的奶公,没有让你站着的道理。坐下来,我还有很多的话要跟你们说。”
李升也坐了下来,不安地望着李益,李益却低着头,李老夫人沉思了片刻才道:“十儿!你虽然在长安一年多,可是家里面常听到你的消息,很多亲戚回来说起,你刚到长安时很荒唐!”
李益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道:“儿子不敢,初去时为了要多认识一点人,是酬酢多了点,可是后来就收敛多了!在长安,要想图个前程,这是必须的。”
李老夫人笑道:“你别再辩白了。整个长安都被你闹翻天了,你以为我不知道?”
李益低下了头,李老夫人轻叹道:“我这个做娘的对自己的儿子还会不清楚?你从小就不是安份的人,但是因为你绝顶聪明,而且自己还知道用功,书也读得算通,自己能知道好歹,所以我并没有太管教你。”
李益偷看了母亲一眼,见她脸上的神色并不太难看,才壮着胆子道:“是的,儿子体会得到娘的心。”
李老夫人苍凉地一笑:“你死去的父亲是个很方正的人,很可敬,我很尊敬他,但是我并不希望你学你父亲,一个男人如果太正经,太刻板了,就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我对你的期望很高。”
李益不知道母亲要说些什么,只有怯怯地不作声。李老夫人又道:“你在长安的行为我虽然很清楚,但也没有托人梢信去骂过你。”
李益道:“是的,娘,不过儿子知道自己的本分,不会做出使您老人家失望的事。”
李老夫人欣慰地点点头:“我知道,我对你也有这份信心,很多亲戚写家书回来,附带信给我,都要我去信管束你一下,可是我不但没这么做,而且知道你带去的用项不够的时候,还私下写了一封信给你的六兄,叫他资助你,用我的田契给他署保的……”
李升哦了一声:“难怪六少爷会叫人把老奴喊了去,问起爷的用项,自动地借了一笔钱给我们,老奴正在奇怪,像六少爷那么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大方!想不到是老夫人要他这么做的。”
李益想起那正是刚要去结识霍小玉的时候,自己也在奇怪,那位在兵部任事的六族兄是最刻薄的人,怎么会大方起来了,再也没想到是慈母的暗中安排。
一时感铭于心,激动地道:“娘!您对儿子太好了,可是您为什么不告诉儿子一声呢?”
李老夫人笑笑道:“是我让你六兄别说的,我要你化得痛快,化得豪爽,如果你知道是典押祖产的钱,你还会忍心化费吗?”
“那儿子是万万不敢的。”
“我知道你这点良知是有的,所以才不让他告诉你,你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做吗?”
李益道:“儿子的确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