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第17/28页)

仪式已成,其他各府第的台主也纷纷地登台了,尽管她们一个个明眸玉肌,仪态万千,但光采已为贾仙儿所夺,最多是一二绝色,引起了轻微的小骚动外,大部份的人,仍然是在指指点点,谈论着贾仙儿。

台下的那些侍卫的家将乐在心里,脸上还要装出一片庄严,台上的汾阳王却乐在口上,呵呵笑着道:“夫人!老夫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你这不是给老夫做脸,而是给长安的人做了脸,像刚才那种情况。恐怕他们这一辈子也瞧不见第二次,只是也给老夫出了个难题。明年或是次年再有什么赛会,老夫可怎么办?”

郭勇在旁道:“爷爷!像黄夫人这种巾帼女杰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为我们撑场面也只是这一次,以后我们乾脆空出台主算了,本来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事人杰,有一次已经足够传诵多年的了。”

汾阳王拈髯道:“对!对!以后郭家就不再派台主,让他们争去,谅他们百年之内也抬不出第二个人来了!”

兴奋之情,洋溢在郭家每一个人的脸上,锣鼓喧喧天声中,竞技开始了。

第一场竞赛的是五龙抢珠,那是五家武爵府中的赛事,在广场中心,树起了一根高达五六丈的粗竹竿,竿顶高挑着一颗彩绸扎就的圆球,那就是龙珠,五条龙都已从旗门进场,先是绕场一匝,盘旋翔舞。

鼓乐声中,青白黄赤墨,五条大龙各尽精神,各展所能,表演着巧妙矫捷的身法,汾阳王府的家将们组成的龙是银白色的,舞来尤见精神。

终于到了夺珠的时候,汾阳王亲自在旁解释规定,每条龙都必须由龙头的那个汉子将彩球以龙口衔下才算得胜。竿高四丈,则必须由龙身盘旋而弯折,驾人为梯,一节节地叠上去,由龙头到龙尾,共计有三十六名汉子,因此这三十六名汉子,必须操练精熟,叠架五层,才能够把龙头抬到那样的高度。

鼓声一响,五条龙都排到固定的位置,鼓再响,五龙昂首向天,鼓三击。立刻开始叠架攀越。

于是每家的助阵者皆鼓如急雨,那些健儿们分成一朵梅花形状,在彩球四周,开始叠架为梯。

架人为梯不难,难在那些人都由龙身组成,每人都只有一只手可用,另一只手必须握着支连龙身的木棒。

盘龙升空夺珠的时候,龙身要保持一个优美的图形,那就比较困难。

欲速则不达,往往有一两个人由于求快心切,立足不稳而掉了下来。由于他们手握的龙身是相连的,一节下坠带动了前后的人也都跌下来,便会倒成一团。

于是嬉笑声,擂鼓声,勉励声,喧闹如雷,这是一种寓欢乐于游戏的运动。

一则点缀升平,与民同乐,二则也是怕升平日久,那些武将们斗志松懈,是让他们继续锻练的意思,所以各以武事为荫勋的公侯府第,才叫家将们从事这种竞赛,胜者博一阵欢呼,负者照样也可以得到本家的宣慰,游戏原不在胜负,也无伤和气。

汾阳郭家的家将由于连年征战,身手自然较别府的家将矫捷,因此连年皆捷,那些人家到后来就变成了陪衬,自然兴味索然,到了最近这一两年来,竟变成由数家联合起来,跟郭府相抗了。

现在也成了这个局势,郭府的银龙已经叠到了四层,眼看着龙头就可以腾升而上夺魁了,忽而旁边的青龙阵脚一松,倒了下来,撞到了金龙,一起碰倒下来。

好在他们也已习惯了,顶层的人在倒下时,连带撞垮了斜角的赤龙,三条龙纠成一团,在哈哈大笑声中,大家从头再来了。

贾仙儿对胜负原不关心,可是身为台主,自然对隶属于自己的这一队较为关切,见状忙道:“这是阴谋……”

汾阳王笑笑道:“胜负乃兵家常事。夫人也不必太认真。”

贾仙儿道:“但竞争就应该公平的。”

汾阳王道:“兵不厌诈,这也是战略兵法的运用,寓教战于游戏,这倒无可厚非,战阵之中,求胜就不能讲究手段,祗要不违规,这是允许的。”

贾仙儿道:“这样下去,只怕永远也不能分出胜负。”

汾阳王笑笑道:“这不仅是斗力,也在斗智,夫人不妨看下去,迟早总有应付之策。”

银龙又很快在叠了起来,这次已具戒心,由小段开始叠架,留出了龙尾八九节,往来游移,当赤龙再度倒下撞来时,这边神龙摆尾,很快地迎上去挡住了倒下的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