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第26/27页)
杨大年道:“叔叔;小侄也曾经怀疑过,是不是有外人参与,可是,经过多时的访查,却又找不到一丝破绽,我家除了一个老仆外,再无其他的男子,在一个全是女人的天地里,她们又足不出户……”
“你的老婆经常到妙贞观去?”
“是的,那是一所女道观,而且观中的女道士也时常到家里来。”
“妙贞观是怎么一所地方你可知道?”
“小侄略有所闻,说那儿不太干净,可是长沙城中有许多官眷也常上那儿去烧香,也没听说有什么事,她们的香堂是男女分开的,男宾从不准进入女宾的香堂,礼防极严,小侄也曾着人去暗中打听过。”
穷九先生轻叹道:“有很多事你都不知道,好吧,既然我又打算回家,再做杨家的人,对你这个本家侄儿的事,我不能不理,你的事包在我身上……”
杨大年兴奋地道:“多谢叔叔,族侄对叔叔离去,都十分想念,尤其是叔叔的义盛粮号的义行,博得远近一致的推崇,现在族中每年大祭,都是兰姑坐首席。”
穷九先生哦了一声道:“女的也进了祠堂?”
杨大年道:“兰姑是例外,她励志苦行,撑持祖业,不忘义行,博得朝野同钦,大前年,四房里有个子弟中了进士,族中一些人很起劲,在祠中大祭祖先。自然是由那位新贵的父亲坐首席。”
“……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到了那天,府台大人却鸣锣喝道而至,大家正感到奇怪,即使中了进士,也惊动不到府台大人亲临道贺呀,等到问明了,才知道是朝廷颁下旌表匾额--义行可风--四字,出自御笔,却是颁给兰姑的,这一来首席临时换上了阑姑,现在那块钦赐御匾高悬在正堂,而且也题了兰姑的闺讳,谁也不敢再僭越坐在匾下那个位置了。”
穷九先生很高兴地道:“这倒是不错,皇帝老子到底还算是有眼睛的,兰姑的苦也算没白吃。”
“可不是吗,远近多少人家,争相前来纳聘,可是,兰姑说你一天不回去成家立业,她就一天不嫁。”
穷九先生抹抹眼角的泪珠,轻叹道:“我这就回去了,而且我想娶了婉卿再回去。”
杨大年兴奋地道:“好极了,婉卿的为人,小侄是深知的,温厚娴淑,一肚子学问,多少年来,小侄就视为良师益友,时常去请教。”
“你不以为她的出身不好?”
“怎么会呢,叔叔如果准备出身仕途,或许有点顾忌,否则就没什么可顾忌了,何况大家都誉之为火中红莲,她在曲巷张帜时,客人虽多,每个人都是规规矩矩去请求教益的,叔叔的事,由小侄来安排吧。”
穷九先生想想道:“也好,我不能太对不起婉卿,而我自己身无长物,只好委托你了,这些东西我借用一下,过几天还你,你放心吗?”
他指指那些珠宝,杨大年忙道:“叔叔说到那里话来,这些珠宝叔叔也不必还了,就用作婉卿的聘礼好了。”
穷九先生道:“那怎么可以呢?”
杨大年笑道:“别说你是叔叔了,就是为了婉卿,小侄也认为是应该的,这些年来,小侄得婉卿的指点帮助不少,说实在话,叔叔把她娶走了,小侄真还有点舍不得呢。”
“混帐东西,我娶地做老婆,你舍不得个什么劲儿?”
“叔叔别误会,小侄并无他意,叔叔娶了她,自然是要带她回湘泽故里去,以后小侄再有了疑难之事,又找谁请教呢?”
“没出息,一个大男人家,自己不会想办法的,居然去问计于妇人。”
“叔叔,婉卿可不是寻常的妇人,同她请教问计的人太多,相信你日后有很多事,也免不了要请教她的。叔叔,有些事女人做起来比男人细心多了,就以义盛粮号为例,在你手中,固然是做好事,却把家财给赔了进去,在兰姑手中,善行不比你做得少,粮号却越开越大,这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不如吧。”
穷九先生笑道:“这次我回去,倒要请教一下小兰,看她是怎么办的,好了,你的事我来尽心,我的事就由你费心了,最好是在十天之内。”
杨大年满口答应了。
穷九先生却拿了珠宝,到了可人小。刚好大家都在,他把珠宝放在桌上,打开包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