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残稿(第20/27页)

此人看上去年约三十四五岁,皮肤黝黑糙涩,似是劳动人口出身,要不,起码也生受了几载艰困。说一口夹杂着杭州和广东口音的普通官话,声音粗哑。他并不知道驹正春是日本人,一听来者殷殷相询,便急嘈嘈迸出来一大串言语:“我是什么都不会说的,我说什么你们也是不会相信的。上了这许多当,我再也不说什么东西、也不听什么东西了。”

驹正春猜想:从十月七日开始,这八十天期间,一定已有大陆方面代表人士前来访视过他,或许这些人士曾假冒台湾当局名义,对他作了一些试探、侦测,而后复表白身份、加以恫吓,才会让他如此戒慎恐惧的。僵持了一阵之后,驹正春只得坦然告知:“敝国政府极可能在三两天之内便会将你交还北京派来的代表团。换言之,你是去不了台湾的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效劳的,就尽管说罢,敝国政府当会倾力促成,不负所托。”

这人闻言一怔,道:“你是日本人?”

驹正春点了点头。

那人却猛地放声大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忙不迭用手背擦泪抹鼻涕,咳呛连连,道:“要说起移花接木、借尸还魂的招数,我可是玩了二十年了—怎么?冒充起日本人,难道我就同你说了吗?”

“我不是来刺探阁下的。”驹正春肃容说道,“过两天你回到北京,贵政府自然会有审理这个案子的法律程序。我的任务只是来询问阁下,需不需要什么—”

驹正春话还没说完,那人笑靥一紧,竟皱起千百条老纹,跟着号啕声作,有如猿鸣枭吼,一发不可收拾。可哭了不多久,似又想起什么,顺势摇摇头,嗟叹两声,怪笑一阵。如此哭罢了笑、笑罢了哭,惹得门外守卫人员不时还会开锁入内睃视一番。

是时已近子夜,驹正春不意这“周鸿庆”果真还有什么需求,便要告辞。对方见他要走,忽地抢身过来、跪在膝前、紧紧扯住裤管,道:“我决不能去台湾,也不再去大陆。你老兄若真是日本人,便不理他们的圈套,放我一条生路罢!”

根据驹正春原先的揣想:那匿名指定要“周鸿庆”随团赴日者或许和此人有什么亲故戚友的关系,可借此至“海外”一晤,聊解两地悬念之苦。及至闹出个“投诚”事件,便怀疑它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出于该匿名人士之预谋。果若如此,“周鸿庆”自然也是一心想赴台湾,好脱离传闻中艰辛困苦的竹幕生活才对。如今闻听他说“我决不能去台湾,也不再去大陆”之言,忽然心生一疑:既然闻知将遭遣返,在这紧要关头,此人不是更应力争赴台、以保一线生机吗?

驹正春强要拉他起立,无奈对方浑似一方植入地板之中的千钧石座,挣不动分毫。想这驹正春也是伊贺武士出身,一旦窥觉对方还有练家功架,更吃惊不已,暗中凝贯指力,扣住那人臂肘曲尺大穴,才一运劲,“周鸿庆”亦略有所觉,忡忡问道:“这是‘摆抖’!你果然是日本人!”

“摆抖”是神速拔刀道(lhai-do)里四个疾速连续从事的格式化动作之第三动。与拔刀、砍劈、归鞘既分又合,形成速战的基本形式。“摆抖”便是在挥击得手之后收刀入鞘之前的一个将刀刃上残留血滴抖落,以免沾染锈蚀的动作,讲究在转瞬交睫的刹那间完成。

高手过招、点到为止,驹正春这一出手,虽未当真以力伏之,却让对方尽懈心防,眼眸中也闪烁出点染着渴望的光芒:“看来你也是武者,便更该放我一条生路了。”

驹正春随即将他扶起,道:你既然口口声声要‘投诚’,怎么又说‘决不能去台湾’呢?”

“我何时说要‘投诚’?何时又说要去台湾?”“周鸿庆”一面说时、一面已瞪起灰浊泛黄的一双大眼珠儿,暴声吼道,“从头到尾,便只一句话:‘我要去中华民国大使馆’,‘我—要—去—中—华—民—国—大—使—馆—’哪里说了要去台湾哪?去台湾?去台湾我半道上就叫‘老头子’给枪毙了!”

“既然不是去台湾,怎么又说要去‘中华民国大使馆’呢?”

“那是联络的暗语啊!”“周鸿庆”似是无意而然、迸出这么一句,随即噤声良久,瞳仁里初初绽放的神采从而渐熄渐暗,最后竟细眯眯地觑起眼缝,上下打量着驹正春,轻轻摇着头,冷笑道:“哼哼哼!老子险些儿又遭了道—你这鬼子莫非也是‘老头子’走狗、七绕八绕又绕回来套我口供?我横竖是死路一条,你且把我当个尸首,尸首是不会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