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胜回下 犬士退隐乐天命 众将得失叙其尾(第4/5页)
闲话休提,再说扇谷定正兵败后不久,又被显定抛弃,军威不振,无奈只得屡次派大石宪仪去镰仓媾和,可是显定不从,并欺之说:“使大夫〔指定正〕 处于危急之地的是巨田道灌。他身为扇谷的主要家老,却不顾主君之安危,安居在糟屋。这能说是忠臣吗?你如将道灌杀了,我则与扇谷议和,合兵以雪前次会稽之耻。”定正愚而不悟,便立即让大石宪仪为讨伐军头领,去糟屋斩杀道灌。文明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宪仪带领一千五百名精兵悄悄来到糟屋,破门毁壁,以短兵进攻。这时道灌正在沐浴,他毫无惊慌之色,从浴池内出来,擦擦身体,穿好衣服,正在系带子时,敌军踢开浴室窗户闯了进来,道灌的侧腹被刺了一枪。然而他没有倒下,把腰带系好后,攥住敌人要拔出的枪杆说:“你且等等,我这有一首歌。”然后他高声吟道:
饱藏妄想忍耐囊,不料今日被戳穿。
他吟罢,咽喉又被刺了一枪而身亡。道灌这天的光景,可与昔日唐山卫国之仲由子路阵亡的情景同日而语,子路被敌人的矛刺中,可他还是正了正头盔。有识之士对他们十分称赞。又有人谬传道灌的辞世歌日:
若不早知命该死,临时一定难舍身。
这首歌虽曾有记载,见之于《慕景集》,但其实并非他的辞世之歌。
闲话休提,这日在糟屋的道灌府,仅有士卒五六十人,所以无法抵挡,有志之兵与冲过来的敌兵互相厮杀,全都阵亡。于是大石宪仪取了道灌的首级,放火烧毁了府邸,凯旋而归。
却说巨田薪六郎助友因有宿愿,去镰仓鹤冈的八幡宫参拜,所以那日没在府内。次日他听说了凶信,虽恨得咬牙切齿,但毫无办法,只好把随从打发走,去亲戚家躲了起来。流浪了几年后投靠北条氏纲。北条氏乃平庸之辈,助友徒费时光而未得到重用,便辞职去了安房。他自从侍奉里见以后,屡次与北条氏交战,显示了他的武勇,其名大扬。再说扇谷定正因中山内显定的计策,而杀了无辜的道灌,白石和小幡感到自危,便不听他的军令。定正进而被山内显定夜袭了五十子城,他跑到河鲤城去防守。这时式部少辅朝宁战死。大石宪重、宪仪和白石重胜等都投降了显定。自此之后显定虽似乎势力增大,但其身后有劲敌。北条早云,其子氏纲,有勇有谋,屡次从小俵进攻镰仓,显定终于被击败,退至武藏防守。扇谷定正于明应二年十月五日卒于河鲤城,享年五十二岁。其后显定攻打河鲤城与朝良交战,北条氏纲则乘虚而入,占领了武藏的大半。因此显定便与朝良和好,共同防御北条。在明应七年六月十二日的战斗中,两位管领兵败,显定在军中阵亡,享年五十七岁。在此之前显定削发出家,法号叫可谆。其子宪房带领残兵跑到上野。从此山内和扇谷两家衰落,只剩北条氏在武藏与相模之间称雄。千叶自胤孤城难守,终于投降了北条,后来移居信浓,其子孙便无声无息了。还有三浦义同老后出家,法名道寸。他们父子同是勇士,所以坚守孤城不屈,屡次与北条交战,于永正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终于势穷,已难逃大难。义同入道道寸与其子杀死不少敌人,后来暴二郎战死,道寸退至城边在城楼放火,当剖腹自尽躺在浓烟中时,高吟了这首辞世歌:
陶器虽然被砸碎,却要还吾原来土。
然后他被烧成灰烬而亡。其中成氏幸而未受到劲敌的攻击,他于明应六年九月卒,享年六十四岁。其子政氏受长尾景春入道伊玄的监护,保住了浒我的一城,子孙世代相继传至第九代,世人称做九代的镰仓管领。长尾景春至为景时,越后和佐渡都被人家征服,他仅以春日山为其居城,后来子孙繁盛香烟不断。还有结城的成朝因是位良将,未被削减领地,子孙相继了数代,这皆是后话。
关东众将之成败,当时就是如此。但里见的领地平安无事,义成老侯爷于长享二年四月十六日卒。次年改元为延德。从嘉吉元年至此已经历了四十七个春秋。义实在结城陷落时年仅十八岁,卒年应为六十五岁,葬于白滨的延命寺。因为他是里见家中兴之祖,其家庙和坟墓很庄严。其忌日是四月十六日,与结城陷落的月日相同,人皆以为是一奇。第二代义成于文龟元年四月十五日卒。第三代义通于文龟二年二十八岁时早逝。又一说于永正十七年二月朔日卒,享年四十八岁,尚不知哪个属实。当时义通之独子筠孺丸年方七岁。以其幼小之故,义通遗言立其弟实尧〔义成之次子,乳名次麻吕〕 为君。待筠孺长大后,再交还政权。实尧最初是上总宫本的城主,后移驻九琉璃城。继任国主后便移居稻村城,并被任命为上总介。其性骁勇多欲。大永五年,实尧率领安房、上总、下总、常陆、武藏等五国之兵,攻克了相模的三浦。六年在镰仓之战中再次取胜。在此期间筠孺已长大成人,名叫义丰,其性勇猛好武。然而实尧背叛了其兄义通的遗言,不还政于义丰,义丰恨之。是以房总的众士便分做义丰党和实尧党,两党在藩中发生了争执。这便是丶大所说的内乱。义丰率其党兵屡袭稻村城,双方互有胜负。天文二年稻村城被打败,实尧阵亡。义丰便自立为国主,居上总的九琉璃城,也被任命为上总介。天文三年实尧之子义尧又率党兵袭击九琉璃城,为其父报仇。城终被攻陷,义丰阵亡。义尧便自立为国主,任左马助,便以九琉璃城为其居城。后筑鬼本城移居之,以防御三浦兵时常渡江入寇。天文十一年秋七月,义尧与足利义明同在下总的国府台与北条氏纲交战。义明当时在上总的八幡,因此时人称之为八幡将军。其性骁勇无智谋,在这日之战中初虽取胜,但终于从八幡之兵那里败下来,义明阵亡,义尧败走退回上总,失去了占葛饰半郡的葛西。上总的众城主也多背叛,真里谷信政是其魁首。义尧便去攻打椎津城,诛了信政。信政阵亡,背叛的众城主便都投降。义尧又平分了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