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风雨之夜(第5/10页)
“你说我们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意思?”
“嗯——我想——就是对人类社会以科学的方法重新构造以提高其效率——消灭战争、贫困和其他形式的浪费——对大自然的彻底探索——我们种族的延续和发展。”
“我想,这种伪科学腔调,也没能真正改变一个事实:即你所说的伦理道德本质上是以主观和本能为基础的这个事实。我以后再来说这个问题。现在,我只能说,可以看出你对于战争和种族存续的观点大错特错。这些不过是人类感情的总结而已。”
“可是,别的暂且不说,难道众多的人口不正是全面开发自然界所需要的吗?战争不是摧毁生命,降低效率的吗?即便需要减少人口,战争也是减少人口最糟糕的办法啊。”
“关键是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而生存下来。几个世纪以前,打仗不是你说的那个样子。庞大的务农人口是关键;战争让许多人战死,而人在当时还有其价值。可是随着工农业的每一次进步,所需要的产业工人的人数一再减少。庞大而缺乏才智的人口已经成为了沉重的包袱。科学化战争的真正要点是必须保护科学家。在斯大林格勒围城战中死伤枕藉的可不是科宁斯堡或莫斯科的大专家们:死的是迷信的巴伐利亚农夫和低贱的俄罗斯庄稼汉。现代战争的效果在于消灭退化的人口,任由专家治国,并加强专家对公共事务的控制。在新的时代,专家们以前不过是人类的智囊,现在将逐步取代全人类。你要这么看:我们人类这个种族作为一种动物,已经找到了如何大大简化摄取营养和身体行动的方法,已经不再需要原先那套复杂的有机体和庞大的身体了。这具庞大的躯壳因此将会消失。只需要不到原先十分之一的身体来维持大脑。人们将变得只有大脑。人类种族就将变得只有专家。”
“我明白了,”马克说,“我以前想得很笼统,我觉得智识阶层会通过教育而不断扩大。”
“这纯粹是妄想。人类中的大部分,你只能向他们灌输知识:无法把他们训练成掌握绝对客观的思想,而客观正是目前所需要的。他们会一直是动物。通过自己主观的反应模糊不清地看世界。即便能训练成功,可人口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时代就像是蚕茧,现在技术派的讲客观的新人已经破茧而出了。现在,巨灵以及被选中的能和巨灵合作的人,要这么多的人口已经没用了。”
“最近的两场大战,在你看来都不是灾难喽?”
“恰恰相反,这两场战争只不过是开场戏——是这个世纪安排好了的十六场大战中的前两场。我很清楚,这句话会让你产生情感波动(这也是化学效应),你再掩饰也没用。我也没指望你能控制得住这种情感。这不是通往客观的道路。我特意提出你的情感这点,是为了让你习惯用完全科学的眼光加以看待,并将感情与事实一刀两断。”
马克坐着,盯着地板。实际上,他对弗洛斯特给人类安排的命运并没有心潮起伏;其实,此刻他几乎发现了,他对遥远的未来和全人类的福祉其实毫不关心,而他和研究院刚开始合作时,按理说正是为了全人类。当然,此刻他头脑中容不下这些想法。他满心矛盾,一面是他下定决心不要相信伯百利的人,再不要上钩,死心塌地为其奔走;另一面则是相反的感想,也极其强大,仿佛浪潮退却时卷起砂石。因为这里,正是这里,才是大千世界上最核心的圈子,其核心甚至超越了人类——这是终极秘密,这是超级力量,也是最后启示。虽然这么可怕,其吸引力却也一点没有因此逊色。要是没有恐怖的意味,也不会如此够劲,会让马克激动不已,太阳穴猛跳。他觉得,弗洛斯特对他的激动完全了解,也知道有相反的决心,并且认为受害人马克如此激动是个十拿九稳的信号,他必定会赢得马克的心。
刚才还是若有若无的咔嗒声和敲门声,现在已经轰然作响,弗洛斯特不得不转过去对着门。“走开,”他提高调门说,“这么沉不住气,是怎么了?”然后听见一个人在门背后瓮声瓮气地大吼,并且继续敲门。弗洛斯特转身开门时,就绽开了笑容。马上就有人把一张纸放在他手上。他一读,拔腿就走。看都不看马克就离开了牢房。马克听见牢门在他出门后又上了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