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一 源博雅(第2/11页)
“当时,他们中了我的咒。”
“宽朝僧正难道也……”
“宽朝僧正怎么可能被那种咒弄迷糊呢?宽朝大人可是把一切都识破了。”
“那么……”
“柳叶飞落在乌龟与蛤蟆身上,确是事实。不过,乌龟与蛤蟆变成那样子,只是我用咒让公卿们那么看而已,其实根本没有压坏它们。”
“那么,这里的乌龟与蛤蟆是……”
“就是在遍照寺的庭院里,每天聆听宽朝大人诵经的乌龟与蛤蟆啊。我想把它们当成式神使用,就跟宽朝大人说了,把它们领来了。”
“这么说,宽朝大人确实一切都了然于心。”
“所以他才把它们送给了我。”
“是这样啊。”
“就在你来之前,从遍照寺过来人,把它们送来了。”
“原来是这样啊。”博雅感慨不已地点点头。
“博雅,你把它俩放到院子里吧。”
“就这两个小家伙嘛。”
“嗯。院里有水池,它们在那里也可以活得自在些。”
“明白了。”
博雅点点头,把木箱搬下外廊,扶着箱沿,把它们倾倒出来。
从箱子里出来一只蛤蟆与一只乌龟,不一会儿,就隐身于草丛间,不见了踪影。
博雅目送着它们,把箱子重新放到外廊内,视线又转向晴明。
“你这人真滑头。”
“哪有啊。”
“如此一来,那些公卿们,好一阵子都在你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那正是我的用意嘛。”
晴明拿过酒瓶,朝自己的杯中斟满了酒。
他把杯子捧到嘴边,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味道越来越好啦,博雅。”晴明说。
“今天来了一位客人。我托客人带来的童子去沽酒。不知怎的,他们倒是带来了滋味越喝越醇的好酒。”
“这酒确实不错。”
如此一对一答,博雅也忙不迭地举杯近口。
二
他们酣畅地饮着酒。
不知不觉,一只瓶子空了,喝到第二瓶了。
这时,云团四散开来,漆黑而透明的夜空渐渐显露出来,穹宇里星星闪烁着光芒。
月辉愈加皎洁,在月亮旁边,云头漫卷着朝东飞渡。
“好一轮明月呀。”博雅把杯子放下,轻声叹道。
“是啊。”晴明没有点头,只是低声应道。
萤火虫的清光不时飞掠而过,像是在安抚庭宇间的晦暗似的。植物散发的浓郁气味,融化在空气中。
“晴明……”博雅出神地望着庭院。
“说真的,季节这东西,确实是不断变化的呀。”
“为什么说这些,博雅?”晴明凝视着博雅。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感慨而已。”
“感慨?”
“也没什么。我感慨的是,时间啦,季节啦,这些不断更迭变化的东西。”
“是吗。”
“你看,晴明———”
“什么?”
“这庭院啊。”
“庭院?”
“眼下难道不是一片丰茂吗?”
所有植物的叶子、根茎、花朵等,都吸足了水分,水灵灵、娇滴滴的,尽情舒展着。
“看到这一情景,我不由更加觉得人的可怜了。”
“是人吗?”
“是啊。”
“为什么?”
“眼下美丽动人的叶子和花朵,到了秋天,就会凋零、枯萎。”
“唔,是这样。”
“如今它们是盛极一时,可不久之后,这些芊草也好,鲜花也罢,都会枯萎、衰败,想想它们那时的样子,不知怎的,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受,觉得特别凄凉,不禁心生怜惜。”
“嗯。”
“人也是一样啊,”博雅说,“人也会变老。”
“嗯,是会变老。”晴明点点头。
“即使再英姿勃发的人,上了年岁,脸上也会皱纹横生,面颊松弛下垂,腹部松松垮垮地下坠,连牙齿也会脱落———”
“是这样的。”
“就连我自己,也不会一直年轻。我也一样会走向衰老。这些,我都了然于心。”
“哦。”
“古歌中就有‘物哀胜悲秋’的佳句……”
“是啊。”
“不过,晴明,此时此刻,我倒另有一种异样的感受。”
“什么样的感受?”
“就像刚才讲的,比起草木凋零的秋天,反倒是春天和夏天花草旺盛的时节,让我更能感受到物之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