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晁衡(第4/8页)

“怎么说?”

“与贵妃有关的人,其实是刘云樵的祖父——刘荣樵。”

“刘荣樵?”

“是的。刘荣樵曾以近卫军身份,护卫玄宗皇帝走避安史之乱,逃到蜀地。”

“原来如此。”

“据说,他是马嵬驿叛军核心份子之一。杀了贵妃兄长杨国忠,用长矛刺举其首级,同时还逼迫玄宗皇帝处决杨贵妃的叛军,刘荣樵也列名其中。据说,以长矛刺举贵妃之姐韩国夫人首级的人,正是他——”

“哎——”

“此事是白居易所告知的。”

“是白居易——”

“关于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之事,他似乎另有看法,老早就在调查。关于这两人,他所知甚多。”

“这么说来,端倪隐约可见——”

“是的。如今长安闹得满城风雨,似乎全与贵妃有关。”

说毕,柳宗元总算察觉了一般,伸手到桌上。

“呀,我真是怠慢。准备了茶水,却只顾说话——”

柳宗元拿起茶罐,准备泡茶。

“还是让我来效劳吧。”

韩愈起身,从柳宗元手中接过茶罐,将茶叶放入各人的茶碗里,并以热水浇注。

茶水稍稍凉却,缓缓渗出茶色来。

逸势喝了一两口茶,再拿起甜杏脯送进嘴里。

空海只以双唇轻轻碰触了一下茶碗。

“话说,那封信——”

眼见大家都又坐定,柳宗元重启话端。

“是的。”

“似乎是晁衡大人写给李大人的。”

“是李白翁吧。”

“没错。”

“晁衡为何要写信给李白翁?”

“空海先生应该也知道,两人颇有交情。”

“当然。李白为晁衡所写的吊诗,我曾拜读过。”空海答道。

晁衡——也就是安倍仲麻吕,于天宝十二年(七五三)返回日本。

深受玄宗皇帝赏识的仲麻吕,曾数度上书请愿返回日本,却不被允许。

最终准许仲麻吕返回日本,是在空海入唐五十一年前。

晁衡搭船返日途中,遭遇暴风雨,结果船又飘回唐土。

不知道晁衡又已安抵唐土的李白,误信他已丧命于暴风雨,曾留下题为《哭晁卿衡》的诗作: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失落的那封信,即是安倍仲麻吕亲笔写给李白的。

“唔——”逸势出声说话,

“空海,真是遗憾哪。若是那样的信,说什么也要一睹为快——”

逸势不胜唏嘘地说。

“话又说回来,空海先生,且不论内容为何,那封信的开头,以及类似题记的字,我倒还记得一二——”

“你读懂了?”

“不,信上所写多为吾国文字,我才记得的。”

“所以,写得出来吗?”空海问。

“嗯,大概可以。”

“那就拜托你了。”

“不过——”

柳宗元双手放在胸上,做出确认的动作。

他似乎没准备纸笔。

“若是笔墨,我这儿有。”

空海从怀里掏出笔、墨。

接着,又拿出纸张,放到桌上。

“喔,那就可以写了。”

柳宗元从空海手中接过文具,摊开纸张。

笔沾墨汁,忖想片刻之后,柳宗元开始动笔。

沙沙的运笔声中,一连串汉字出现在纸上。

写出来的虽是汉字,却非汉文,而是大和语。

是以汉字为发音符号的万叶假名。

“我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柳宗元将写好的纸张反转过来,递交给对面的空海和逸势。

空海和逸势凝神细看。

“喔——”

“这是——”

空海和逸势同时轻声叫了出来。

“空海,这可是件大事啊。”

“嗯。”

空海双眼炯炯发光,仔细端详柳宗元所写的文字。

“这上面的意思是什么?”

柳宗元按捺不住,探身凑了过去。

“此处所说的,竟是杨贵妃将被带往倭国的事。”

“什么?”柳宗元惊吓得屏住气息。

其内容记载如下:

奉玄宗皇帝之命,倭国遣唐使安倍仲麻吕,陪同太真殿下前往倭国。

安倍仲麻吕——

十七岁时,仲麻吕以留学生身份搭乘第八次遣唐使船入唐,时为公元七一七年。

彼时正当玄宗皇帝主政时代,也是宛如牡丹花灿烂绽放的大唐盛世。